第548节(3/3)
但面临的最大问题却卡在了舰炮上。
战列巡洋舰,之所以叫这个名字,都因为它安装了用于战列舰的重型火炮,但目前他手中的305毫米舰炮还是仿制意大利的,射程和精度还好说,但在速度上却始终无法提升。
对于巡洋舰来说,舰炮的速度是至关重要的,很多人都会注意到巡洋舰主炮的口径,数量、射程等数据,却往往忽视了射速这个关键。
从纳土纳海战来看,巡洋舰之间的战斗是不会遵照战列舰严格的线性战术交战的,大家往往都是在高速移动中展开交锋,这时候就需要强大而密集的火力输出。
因为无论那种舰炮,除非李大少爷此刻立即弄出炮击雷达,要不然精度都会随着速度提升而大幅降低,所以要想在速度战中获胜,就必须先解决舰炮的速度,用密集的弹丸覆盖对方,这也是他为何先弄出靖海级的原因之一。
但如今各国装甲巡洋舰越来越大,无论是被誉为水管的152毫米舰炮,还是203毫米舰炮,威力都已经不足了,而李默也早“预测”到了这个结果,所以几年前就下令研制新式305毫米舰炮,但成绩却不太理想。
样炮虽说出来了,速度也能达到每分钟两发,但精度和身管药室寿命却惨不忍睹,这主要是加工工艺和材料造成的,所以才导致了他迟迟下不定决心建造战列舰和战巡。
李大少爷的金手指,外加骑在各国肩头的发展模式,在加上采用流水线生产方式后对公认的要求小了很多,所以使得他很快就弄出了一个媲美欧洲的重工业体系,但也仅仅是媲美,此刻欧洲最顶级的305毫米舰炮同样受困于材料等问题,何况是底子还有些虚浮的自己呢。
不过听完了李默对重型舰炮的哀叹和不满后,陈平也是直皱眉头,刚才提出的这种扛着主力重炮,速度却能媲美靖海级的新式巡洋舰的确是解决巡洋舰战斗力弱的最好办法,但舰炮问题上他也是没多大办法,这和工业加工能力,以及材料研究有关,不是一天两天就你能弄出来的,有时候甚至还需要一点点运气。
之前唐晓还想过用意大利舰炮的身管和药室,但兼容上还是有问题,何况意大利舰炮在这两项上本来就弱不少,所以很快放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