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调教太平洋 > 第481节

第481节(2/2)

目录

根据内线报,三天后,也就是清光绪二十四年四月二十三日(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将颁布了著名的《明定国是》诏,拉开了大清最后一次革新的机会,也宣告了著名的戊戌变法正式开始。

时间地点和历史完全相似,仿佛历史又回到了原来的道路上。

次日,李默通过无线电分别联络了陈平和李恩富等人后,他立即宣布驻扎在旅顺的陆军三个步兵师,一个骑兵师以及一个陆战团进入戒备状态,所有士兵取消休假,对外宣称要进行年度例行演习。

同日,他搭乘海军第一舰队驻扎在琉球的两艘公爵级战列舰,两艘北极星级战列舰以及两艘海参崴级重巡出发返回旅顺。

第303章新中华论

晨曦之中,金銮殿前,打鞭的校尉目不斜视,当一抹金阳陡然跃出宫檐,銮仪卫官鸣鞭的高唱声中,校尉手中的三丈长鞭猛然甩出,鞭身似金蛇狂舞,抹了石蜡的鞭梢激打在青石上,发出一声啪的脆响。

响声在空旷的殿宇之间传播,清脆而震心。

鞭声一起,宗室王公、文武百官目不斜视,疾步而行。

一声,两声,三声。

当最后一鞭打出,御前校尉似乎未看到已经入殿的文武百官,右手一抖,长鞭如横空彩练般潇洒的收入手中,龙头黄丝的静鞭被一点点盘起。

这便是静鞭,又称净鞭,或称响净鞭,用于告知臣下皇上即将到来之意,同时又暗含警告之意,古人更有“早听得净鞭三下响,识甚酬量”之言。

大殿之内,百官静立,几位亲王更是二仗摸不着头脑,左右打量才发现今天几乎有名有姓的大臣都到了,连生病的几位也都赶了过来。

徐用仪更是直皱眉头,瞥了眼旁边肃容而立的翁同稣,总觉的有些怪异,三日前皇上便召集群臣,说今日有大事宣布,到底是何事呢?

“皇上驾到。”

正思量间,司礼太监一声高唱,徐用仪连忙抬起眼角,只见光绪帝今日穿了件镶嵌了黑边的五爪龙袍长袍,目色冰冷,嘴角下弯,竟比寻常威严了很多。

徐用仪的心颤了下,连忙跟着众人三呼万岁,但等到磕完头才发现,这一次皇上竟然没让大家起身,便对传旨太监挥了挥手:“近日朕召众位臣工前来,是为了明定国是,宣召吧。”

“明定国是?”众位大臣还没明白,就见传旨太监上前三步,手持诏书缓缓展开,这一幕顿时让包括徐用仪在内的所有后党一派大感不妙,皇上这是想杀鸡儆猴,还是要……

心思未落,太监便已经展开了诏书。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数年以来,中外臣工,讲求时务,多主变法自强。迩者诏书数下,如开特科,裁冗兵,改武科制度,立大小学堂,皆经再三审定,筹之至熟,甫议施行。惟是风气尚未大开,论说莫衷一是,或托于老成忧国,以为旧章必应墨守,新法必当摈除,众喙哓哓,空言无补。试问今日时局如此,国势如此,若仍以不练之兵,有限之饷,士无实学,工无良师,强弱相形,贫富悬绝,岂真能制梃以挞坚甲利兵乎?

朕惟国是不定,则号令不行,极其流弊,必至门户纷争,互相水火,徒蹈宋明积习,于时政毫无裨益。即以中国大经大法而论,五帝三王不相沿袭,譬之冬裘夏葛,势不两存。用特明白宣示,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专心致志,精益求精,毋徒袭其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