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节(1/2)
几日,李默也并非不通人情之辈。”
“那我便放心了,刚才多有冒昧,还请李先生原谅。”孙先生听完李默的话,微微一笑连忙说道。
“先生初来,不妨与我同行一段时间如何?”
“与我同行。”听到这句话,便是杜大壮也知道少爷这是发出了招揽邀请,段飞更是皱皱眉头,他可是很清楚这位孙先生的能力的,而且此人和少爷的理念根本是南辕北辙,这两人走到一起会发生什么呢?
连这次随行的严复也是皱起了眉头,不知道之前还在说共和不可取的李默,为何却向这位共和的坚定支持者抛出了橄榄枝,要知道这位心念之坚,他可早有耳闻了。
身边的杨景镇等人不知道两人之间的关系,都在羡慕这位能得到另眼青睐,暗呼幸运,只有孙先生微微呆了一下,但望着李默诚挚的脸庞,想到一路过来见到的,看到的,心中也有些期待,想看看这位李大少爷到底是何人物,竟然能之手创出如此大的基业,便点了点头。
见到他终于点头,李默心底深深的松了口气,他也不敢能说服面前这位,但不知为何还想试试,起码不该让这等人物最终躲在某处终老一生。
“调教他?有难度啊。”
角落里,李大少爷对对手指,愁眉苦脸。
第299章发动机的曙光
奉天原名盛京,安葬着清太祖太宗两朝皇帝,满人入关后不久变更名为奉天,取自奉天承运的意思,当然,在李默心中他还有另外一个名字,沈阳。
但在是否更名这个问题上,李默一直有自己的想法,每个城名,每条道路名都有它的历史底蕴,个人来说,他不喜欢向后世那样,出现全国一片解放路,南京路的景象。
无论满清如何,都是神州大地上的一段不可抹杀的历史,至于是否更名,他把权力交给了政务院自己考虑,他不想太过问这类事情。
大清国的从龙之地,后世的东北重工业基地,此刻正在李大少爷手里一点点发生着改变,以火车站向外延伸,到处是在新建的各类设施,一排木质的电线杆曾放射状向外散发,这上面除了电话线外,还连着城外最重要的设施之一,发电厂。
无论是电话电报,还是电力,都是李大少爷的心头宝贝,新成立的东北电话电报公司在成立之初,就放出豪言要把电话线架设到每个村落,那种豪言壮语没惹来李恩富的赞许,反倒是被踢了一屁股泥巴。
不是李恩富不支持,而是政务院此刻根本不可能在电话上投入那么多钱,要知道之前为了将tái • wān、吕宋,琉球乃至旅顺联系起来,在自家电缆厂还没开工的情况下,政务院就已经向美国购买了大量的海底电缆,通过两年的努力,耗费了大量资金,直到最近才完成了最后的tái • wān至吕宋海底电缆的铺设工作,将这条沟通南北的电话线连接起来。
而且在军队和机要政府部门使用可以dú • lì无线电的情况下,如此大搞电话电报也有浪费之嫌,要不是无电线还未解密,李默坚持暂不允许投入民用,他甚至会连架电话线都不愿意,最后在考虑到财政也不富裕的情况下,李恩富只批准了将电话电报线拉到最主要的城市和工厂,拒绝了迁入每个农庄的超时代想法。
这事后来传到李默耳朵里,也是哭笑不得,没想到电话电报公司的年轻人居然有这么远大超时代想法,所以还主动写了封信给电报局安慰一下失望的年轻人。
不过李恩富在电话电报上的头疼还没结束,就差点又被李大少爷的庞大电力发展计划给吓晕了,根据李大少爷的计划,东北三地的主要城市和道路都将通电,并在十年后要将电力普及到东北的每座镇村。
在檀香山和琉球都亮了起来的情况下,东北三省也需要建造五座大型火力发电厂,十座水力发电厂,如此庞大的计划和资金,只把他气得连夜找上门去和李默理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