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节(1/3)
拨,将这些人留下来,组建起一个个足可令世界眼红的实验室。
在这么多实验室中,又以特斯拉的电气化和通讯实验室,狄赛尔的动力试验室,和居里夫人为首的物理及材料试验室,和飞行实验室最为珍贵,不仅都有大师级人物坐镇,而且还云集了近百位各国的专项科技人才,而且围绕着四大实验室的华人实习生也多达四百人。
除此之外,科学院下属的大大小小几十个实验室,如今已经有了近千华人实习生,他们中有些人在这几年的实习后,已经渐渐成为i实验室的骨干,有一些虽然还没有成功,但仍然在孜孜不倦任劳任怨的打下手,同时拼命从这些科学家身上汲取知识和经验。
从他们踏入科学院的那一刻起,李默就见过每一个人,没有口号,没有叫喊,只有一句淡淡的却令人心悸的话。
“好好学,好好干,华人的未来不能光靠军舰和大炮,你们才是真正的民族脊梁。”近千的华人实习生,就是在这句话的激励下投入了研究中,走上了偷师创新的道路。
有时候就连李默自己都不敢相信,这个时代的人是如此朴素执着,为了心中的梦想,不仅仅愿意抛头颅洒热血,更愿意默默执着的奉献一生。
两弹一星。
李默忽然间想起了那个令无数后世国人感动的著名精神,可以说此刻科学院里那些年轻的脸庞,在常林这位杰出代表的领导下,以并不输给他们的精神在努力着。
与后世的浮躁和轻怠相比,与那些得到国家资助,出了国学业有成后,却以环境不好等等理由不愿意再回来的人相比,他们才算是真正的国家精英。
在李恩富等人眼中,李默是坚定地请进来策略支持者,但同时也是走出去理念的革新者,在不断从国外挖掘各类人才,哪怕是高级技工都不愿意放过的情况下,还把众多优秀的海外华人学生送出去,让他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汲取养分再走回来。
但这还不够,因为他们都有个共同点,他们都是海外华人的后代。
是的,他们都是祖辈远渡重洋留下的华人血脉,他们在某些方面具有优势,因为和腐朽的国内现状相比,他们虽然地位低下,虽然生活艰难,但起码有一点比国内好,那就是都有一定的语言基础,加上生活在更发达的欧美,更接近先进的技术和知识,很多人都如李恩富般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业有成却报国无门,最终只得在海外郁郁寡欢而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