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节(2/2)
麦克金森见到李默一直再往后翻,知道他对这些设计肯定不太满意,也知道他在军舰设计中往往会有独特的想法,所以立即掏出纸笔询问他设想的驱逐舰。
李默也不卖关子,很快说出了他的想法,首先从战术上说,驱逐舰不是主力舰,即便造价低,也不可能太浪费来经常建造,所以要有一定前瞻性,并尽可能的降低造价,适合大规模生产的要求。
对一千多吨的小军舰来说,任何装甲都是多余的,所以必须在水密舱和抗沉型上多多想办法,在动力方向,檀香山燃气轮机厂和再建的辽东燃汽轮机厂已经具备了大量提供蒸气轮机的可能,随着产量上去单价也降低了很多,所以燃油锅炉配合蒸汽轮机的动力组合已经具备了大规模装备的可能。
大西洋型舰艏在靖海级上使用后,明显提高了舰船的抗浪性,所以驱逐舰也将采用这一新式舰型,却抛弃目前主流的平甲板设计,采用长艏楼舰型,满载至少在1500至1600吨之间。
最大航速必须达到30节,同时续航力也必须能做到15节3000海里以上,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出快速机动的作战理念。
舰炮方面李默并为追求高大全,因为驱逐舰的主要武器是鱼雷,舰炮只是辅助,所以他改变了深爱多联装的习惯,选择了已经被编入海军制式的三门单装130毫米主炮,采用重量更轻的半封闭式防破片炮塔。
虽然看似三门主炮火力弱小,但实际上也并不差很多,因为l47130毫米舰炮已经得到了实战检验,手动填装可以达到每分钟十发以上,应付一般冲突已经足够了,至于速射火力上,将采用正在改进,首次具备高攻角能力的37毫米双联速射机炮。
同时新驱逐舰还必须可以搭载两套三联装长矛发射架,和六枚备用雷,具备在海上自行填装的能力,同时还能携带二十枚水雷或者二十枚深水炸弹。
有了的详细要求,麦克金森立即开动起来,甚至整整一周时间琉球至小笠原群岛至檀香山的无线电通讯都被舰船设计部霸占,进行过大量前瞻性的实验和设计的海军舰船设计部,终于在十天后闪电般拿出了大致方案和草图。
标准排水量1350吨,满载1550吨,采用李默提出来的长艏楼舰型,舰艏前倾角度也首次从靖海级的十度提高到了十五度,使其看起来更加外飘,进一步提高抗浪性。
三座单装l47130毫米舰炮,每门炮备弹300枚,采用前二后一的布局,前面两门采用背负式布局,四座双联37毫米速射机关炮将曾对角线布置在舰桥后侧。
虽然之前听风级侦查舰也跑出了三十节速度,但听风级只有一千吨,在吨位加大三分之一,内部空间却增加不算很多的情况下确保三十节的航速,麦克金森等人选择了更修长的舰体,长96米,宽9米,吃水28米,采用双大烟囱布局,增大了甲板使用面积,尤其是舰艉,为了能装载水雷和正在研制的深水炸弹,还把舰艉的三号炮位往中间移了不少,留下了近二十米的宽阔位置,同时还大幅修改了水下部分,使其更加丰满圆滑,减小阻力。
双轴推进,效率更高的大船舵,提高了驱逐舰的机动性,同时五台增强性的燃油锅炉,两台单机比靖海级目前采用的五兆瓦更强的蒸汽轮机,最大两万五千马力,理论速度达到了三十二节。
而为了达到李大老板尽量减少单价的要求,麦克金森撇除了类似自动装弹机,测距仪等价格昂贵的装备,依然采用了更老的简易瞄准设计,在经过一番努力后终于把单价压缩到了七十万新币,约合十万英镑。
但这个价格还是让李大少爷皱了下眉,要知道目前海军装备的七艘驱逐舰和后期增建的五艘,都没超过五万英镑,现在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