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节(1/2)
尤其在文人自古以来就看不起商人,官员更鄙夷弃之,即便是很多书生都不愿意沾染铜臭的年代,一位熟悉西方金融体系的人,有多重要可想而知。
无论是李恩富还是严复,让他们处理政事绝对是顶呱呱的,可要谈到钱,却一个两个愁眉苦脸,现在好了,终于有这么一位懂理财的人到手里了,怎么可能把他放走!
所以李大少爷一开口就把政务院的财政大权交给了他,让这位刚刚加入的新人,惊喜的差点要发疯!
有句话说得好,士为知己者死!
不过最幸福的是,他此刻根本不用考虑选择谁,无论是梁敦彦还是唐绍仪,在琉球呆了几天后均被这里欣欣向荣的气氛感染了,全都答应留了下来。
新茶飘香,气氛热烈,三人围坐在一起,不时爆发出一连串的笑声,谁都没有注意到,两个身影已经推门走了进来。
听到推门声,李默连忙转身,见到陈平和赵龙,刚要为他们介绍新的伙伴,但看到两人严肃的表情后,心头猛然升起一股不祥的预兆,连唐绍仪和梁敦彦两人也缓缓站了起来,大感不妙。
此时此地,能够让这位太平洋军总参谋长如此严肃,恐怕也只有远东如火如荼的这场战争了。
“北洋水师完了!”
“俄军主力已经推进到了长春,依克唐阿部已经溃散,大概在需要几天,就能继续南下了!”没等李默询问,陈平继续汇报道,递上情报,声音冰冷的毫无感情。
李默眼角不由自主的抽动了两下,虽然早就预料到了会有这一天,可当他真的来临时,却还是觉得胸口仿佛被什么东西锤了一下!
北洋水师,这个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最终浓墨重彩的一支军队,一支高级指挥官大都有留洋背影,一支基层军官大都出自沿海贫苦家庭,操守训练完全西化,并拥有一定战斗力,雄踞远东十年的军队,号称大清脊梁的雄狮,终于垮塌了。
这不是士兵,也不是军官的问题,更不是水师本身的问题!而是大清目前的情况造成的,帝后一党粉饰太平,挪用军费办万寿宴,修颐和园。后勤补给,各地机器制造局也均有他们的人把持着,炮弹掺沙也仅仅是一角而已!
更重要是,把持这支军队的人已经失去了进取心,一支缺乏目标,没有进取的军队,仅靠采购几艘军舰,根本不可能跟上工业时代日新月异的步伐!
大清国早已是内忧外患不甚重负,北洋的成败只是一个被浓缩起来的画面,甲午海战败给了实力远逊自己的日本后,早就被列强们看穿了外强中干的真面目,所以俄国人才会肆无忌惮的增兵远东!
今天,这个国家一半的脊梁被人打垮,但即使今天躲过了俄国,那么还会有德国,英国美国!在列强们的眼中,拥有四亿人口的大清是一块肥美的巨大蛋糕,每一个人都希望来咬上一口!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同样也是经济的延续,产业过剩必然导致资本输出的需要,而人口庞大的大清朝,就成了这样一块香饽饽。
面对闭关锁国的大清朝,列强们用大炮巨舰砸开了大门,强制输出了鸦片和大量廉价的产品的同时,也掠夺走了令人咋舌的黄金白银,而守着宝库的清政府却无力改变这种局面,只能默默地看着洋人们带走利润,剩下一堆空壳。
或许有人会说,不久后大清同时对八国宣战,显示了顽强的不屈精神,但李默确认为,那更多的是一种无奈,是绝望之中的垂死挣扎罢了。
北洋水师的今天,就是大清朝的明天,依靠自己现在的力量,自己能挽救这座即将倾斜的大厦吗?历史已经被自己彻底改变的情况下,这艘迷航的巨轮,到底会驶向何方?
李默紧紧地攥着情报,眼神茫然而分散,远没有平时那样充满了灵气和睿智,仿佛整个人都被重新洗刷了一遍。
不过很快,他的眼神就再次聚合在一起,虽然穿越之初他也希望拯救北洋水师,可既然改变不了,又为什么要改变呢?水师不是舰队!从它命名是就已经错了,一支水师永远成不了舰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