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节(1/2)
计日本人了,所以他的水师一直在附近埋伏着,只等日本人和我北洋开战后才展最后着雷霆一击。”
“哦?那他为何要帮着咱们大清打日本人?难不成他和日本人能有仇?”
“不知道。”严兄摇摇头,停了一下后才最后说道:“不过我想这位李少爷既然是故意为之,又趁着北洋大败才动手,其心恐怕……”
“没什么恐怕,其实他的心思很简单,只有六个字。”不等那位严兄说完,李默早一步绕过了屏风,边走边说道:“还我华人海权!”
见到少爷一个人就绕到了屏风前,生怕有危险的杜大壮连忙带着人也冲了过去,这才看到屏风后坐着两位中年男子,其中一位还带着眼睛,看起来斯斯文文,倒像是教书先生。
“是谁?”
隔间里两人聊性正浓,忽然见到一位洋装少年走了进来,刚想询问就看到杜大壮带着几个虎背熊腰的随从也跟了进来,顿时有些紧张,好在少年立即挥了挥手,让人先退了出去,只留下他和另一位眼神冷漠的青年,这才打消了他们的紧张。
见到李默虽然年轻,却气宇不凡,身上更是隐隐有股大家风范,那位戴眼镜的男子才拱拱手,说道:“不知阁下是……”
“两位先生不必紧张,在下刚才正巧在隔壁听到先生畅言,一时有所感悟才脱口打断,还望两位莫怪。”李默微微一笑,也不管人家是不是答应,就先坐了下来。
稍胖的男子见到李默竟然不问自坐,面色微微一愠,但身旁那位好似教书先生的同伴,却盯着看了两眼,忽然问道:“这位小先生,可是刚从海外回来?”此话一出,他才突然发现,不仅李默没有辫子,就连刚才那些走进来的随从也都是个个头顶小帽,没有扎辫子。
如果这是在南洋,不扎辫子倒也不会引人太瞩目,但这是tái • wān,大清国的地盘,这么大群身着洋装不留辫子的华人,出入茶寮闲逛街头非常扎眼,所以两人也不禁暗暗猜测他们的来历。
李默也不禁佩服对方的观察力,居然一眼就能通过头发推测出自己来自海外,顿时微微一笑:“先生说的不错,在下的确是刚从海外回来。”
见到李默毫不隐瞒,两人倒也索性放下了心思,重新坐了下来。段飞立刻让小二替三人换了茶具后,才又站到了李默身后。
新茶飘香,加之有杜大壮等人在外站岗,一些想路过的人也被驱走绕路,倒也不怕别人听到这里的谈话,所以李默抿了口茶后,突然嘴角一撇:“刚才听到先生在天津水师学堂当差,姓严,不知是不是严复严大人?”
李默话才刚说完,那位教书先生身躯猛地一震,连眼镜后面的眸子都微微一亮,惊讶道:“小先生是如何知道在下的?”
果然是这位大牛啊!
严复,晚清著名教育学家,当然,本来还可以当著名海军学家,因为这家伙可是正儿八经跟着刘步蟾和林泰曾、方伯谦这些人一起在英国留过学的,是英国格林威治海军学院毕业的高材生,回国后担任了福州水师堂教习,后来又改任天津北洋水师总教习。
这家伙留学归来一直身在海军教育前线,后因甲午北洋战败放弃了考科举,他虽然没有林泰曾等一线北洋将领那么大名气,但却翻译过很多本世界名著,尤其在翻译那本《天演论》时,对书中的观点推崇备至,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理论,阐述了他救国图存的观点,鼓励开民智,建新学,自强自立。是晚清最著名的教育学家和文人。
难道少爷这辈子真和文人结缘了?居然在tái • wān遇到了这位!
心头狂喜的同时,李默也连忙说道:“不瞒先生,我有位长辈恰好在北洋任职,他对先生您推崇备至,认为先生留洋归来后不求功名,一心授业,默默为大清培养海军人才,这份精神实在是令人钦佩。”
李大少爷满嘴恭维,到让严复有些不好意思了,再说了他那不想考取功名,只是面对死板的八股文,数次落榜,才不得不继续担任教习,连忙摆手:“小先生过奖了,不知您的长辈在北洋任何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