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地道战(1/3)
1942年11月21日西卫乡
北风还在呼啸而过,空气中却夹杂着浓重的血腥和火药的气息,频繁的枪炮声和爆炸似乎让整个西卫乡的温度骤然提高,让人几乎喘不过气来。
不过,这对于在地道中快速跑动的dú • lì团1营2连6排3班的战士们来说,属于很近,也很遥远的感觉——毕竟这条地道修建时就考虑到了通风系统,为了防止敌人的毒气,通风系统一直连接到了北山之外的地区,因此比起地表来说,这里的空气反而要好得多。外加安装的照明系统,也让这里十分明亮。
而尽管已经战斗了一天,全班战士却依然精神抖擞,他们飞速在地道里移动,根据班长在上一个节点使用电话机得到的指示,迅速来到了“丁29号”暗堡群,然后迅速就位,满怀期待的等待着命令。
3班共有9人,配备两挺轻机枪,一只冲锋枪和6只步枪。早在日军入侵前的演练中,就对于各种武器的使用分工有了明确的规定——机枪和冲锋枪打密集的敌人,步枪主要“点名”军官和“大胡子”(日军老兵)。
就位后,他们打开隐蔽的射击孔,这些枪口已经偷偷伸了出去,对准那些正在面对着“丁21号”暗堡群攻击的鬼子,等班长一声令下,直接开了火。
随着密集的枪声骤然响起,几个抱着炸药包冲锋中的鬼子应声而倒,而在后方小心翼翼观察的一个鬼子军官则头上直接破了个洞,倒了下去。他们致死都没想到自己攻击路线的侧翼竟然还有这些隐蔽的射击孔。另几个经验比较丰富的鬼子则迅速卧倒,不敢抬头,这才捡回条命。
“几个?”
班长拿起这里预设的电话机问道。
“打死7个!打伤一个!立即去丙6节点补充dàn • yào,然后去丁15暗堡群就位!”
电话机另一头传来观察员的声音。
“是!”
班长迅速拿出笔记本,在上面又画了7个横线和一个竖线,战士们也立即将那些射击口堵上,接着全班扬长而去——鬼子可能还没有意识到自己是被哪里的火力攻击了,就算意识到了,打算摸过来,也到不了位置就会被另一处火力点攻击。
在这种打一枪就跑的战术下,日军虽然突入了西卫乡,却也死伤惨重,却经常不知道自己是被哪里飞来的子弹打中的。环顾四周,仿佛周围全部都是八路军的火力,但是却一个人也看不见,而且火力如同暴风骤雨般袭来,然后戛然而止,很难确认攻击方向,只能用掷弹筒胡乱开火,也没有任何收获,这让日军打得十分憋屈。
很多鬼子不得不躲在那些尸体和建筑残骸的掩体后面苟延残喘。
不过,这些屏障也不是安全的,只要一有机会,dú • lì团的“掷弹筒小组”就会冲出地面,向着那些掩体后面的鬼子发射十几发榴弹,然后迅速钻回地下,让日军无迹可寻,也没有办法反击。更让他们头疼的是这些掷弹筒小组还是接二连三的冲出来的。
更有一些特别的攻击小组,身穿日军军装,趁夜出现在日军旁边突然开火,把日军打了个措手不及,往往因为夜里难分敌我而导致大量误伤……
从昨天战斗伊始,整个西卫乡的枪炮声就没有断过,日军那股狂热被这种地道战加游击运动战和渗透战的模式打了个措手不及,死伤惨重,他们的尸体铺满了西卫乡每一条路面,士气也很快消磨殆尽。
第一批进入西卫乡的日军一个大队800余人,到22日因为损失过大而被迫撤出时只剩下28个人,在一个中尉的带领下撤出。
然而,饶是如此惨重的损失也未能让日军指挥官田中中将收手,他不计代价的投入部队进入西卫乡,继续作战。同时,命令日军编组爆破小组,将所有有可能是dú • lì团暗堡的东西,统统炸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