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流民(2/3)
“不错。”
秦王荡很是满意。
“大工令,这弩机的设计还挺人性化的啊。这其中应有玄机吧?”
“正是!”
大工令回答道:“大王,咱们大秦的弩机上具人性化的设计有三!”
“其一,在悬刀四周用竹片作环状的关,以防止不慎触悬刀而发伤人。”
“其二,在木臂下端两侧开凹槽,便于手持指抠,增工时制凹槽以使手得力,手得力则持弩稳、弩稳则射击精准。”
“其三,弩机各部零件大小标准全国统一,可以互换。”
“大善。”
秦王荡在大工令的解说之下,对于秦弩的威力与制作工艺已然是知道一个大概的。
秦弩由国家同一督造,弓干扁圆,一般长130~145厘米,为桑木制作,但却又不是所谓的单质弓。
因为整个弓干皆由密实的皮条缠扎,这样不仅增强了弓干的结构强度,而且皮条的韧性极好,弹力强,可以积蓄更多的能量。
秦弩以桑木为芯,外缠皮条的复合弓干,结合了自然界中植物弹力和动物弹力!
巡视完武器作坊之后,秦王荡一行人便离开骊山,前往咸阳城。
在路上,与秦王荡搭乘同一辆伞盖马车的弥子夏思虑良久,便忍不住出声道:“大王,臣有一言,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但说无妨。”
“依照大王之法,我秦军之武器装备尽皆刻有工匠和负责人姓名的,哪件兵器出现问题都要追究当事人责任,而兵器制造的最高责任人正是大秦的相国。”
“所以凡作坊打造出的秦剑,在规格、强度、韧性方面都非常优秀!”
“以此推之,大王何不在全国的范围内推行此法?若建筑之青砖瓦片,若道路之泥土沙石,凡此种种,皆可实名制,物工勒名,倘若建筑能长盛不衰,他们的名字也能一直留在上面。”
“善!”
秦王荡微微一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