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青鸟(2/3)
一个正在灌木丛边上撒尿的秦军士卒,还没反应过来,就被身后突然出现的一个身影捂住了嘴巴,然后一剑封喉!
少顷,在秦军营地外围布防的明岗暗哨,或者负责巡逻的士卒,都一一死绝了。
“敌袭!敌袭!”
“噗嗤嗤!……”
直到山人冲到跟前,营地上的秦军这才如梦初醒,大喊“敌袭”,但是为时已晚。
无数的山人从四面八方冲杀过来,他们不是骑马的,不是跑的,而是一手抓着藤蔓荡过来,跟荡秋千一样,然后手中抓着的削尖的竹竿顺势投掷出去。
这种竹竿削尖了,再加上每个山人各自的臂力都有一定的杀伤力,不少的秦军士卒都被这种竹竿穿透了身体,气绝身亡。
不是每个秦军士卒都有盔甲穿戴的!
而且就算是甲胄,也分布甲、板甲、锁子甲等。秦军的普通士卒的甲胄,一般都是父亲或者祖父一代传下来的,代代相承,有钱才能打造一副防御性能不错的战甲。
秦国的军队,多属于征召兵员,职业的军人不是没有,但是少之又少。
战国时代的士卒都是如此。
自上古时代流传下来的规矩,士兵要自备武器、干粮、盔甲、马匹等战斗用具,跟随大将军出征,但那个时候的战争还不算激烈,故而充当士兵的都是贵族子弟,而且战争的双方都比较恪守战争的礼仪。
打仗,就是排兵布阵,然后一阵冲锋,败了就是败了,胜利的一方不会逼人太甚。
但是,进入大争之世以来,战争的规模越来越大,平民或者奴隶被大量地派上战场,士兵的军事素质也在不断地降低,他们做不到跟贵族士兵一样自带完整的战争用具,为了活命,也只能东拼西凑,甚至是缴获敌人的武器盔甲。
一副甲胄,能用几十年,传几代人!
要不然这个时代,不会经常有动辄几十万兵马的大战。
而后来的三国时代,蜀国举国之兵才十万多一点。
因为战国时代的士卒是不怎么需要百姓供养的,而后来的军队,几乎都是十人养一兵,或者几户人家养一个士兵。
这就是业余军人和职业军人的差距!
当然了,考虑到士兵素质低下的因素,各国也在培育职业军人,同时改善士兵的待遇和战争用具,但是要做到每个普通士卒都能有一套完整的盔甲,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别说是秦国,就算是富甲天下的齐国都做不到!
见到被山人的竹竿杀死了不少的士兵,张若大怒,随即发号施令,让将士们在一片空地上结阵。
但岷山之地,草木茂盛,空地着实不大,还没等秦军结阵,来自四面八方的山人就借着夜色,不断投掷竹竿,不断放着箭矢,刺杀了数以百计的秦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