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封疆(2/3)
“47年。”
《垦草令》在秦国成功实施后,秦孝公于公元前356年任命商鞅为左庶长,在秦国国内实行第一次变法。
弥子夏又问道:“那秦国开阡陌封疆多少年了?”
这是秦国的第二次变法。
秦孝公于公元前350年命商鞅征调士卒,按照鲁国、卫国的国都规模修筑冀阙宫廷,营造新都,并于次年将国都从栎阳(今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东南)迁至咸阳,同时命商鞅在秦国国内进行第二次变法。
而变法的重点,就是废除贵族的井田制,“开阡陌封疆”,废除奴隶制土地国有制,实行土地私有制,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整整40年了。”
弥子夏笑着道:“四十年之久。便是昔日的年轻人都垂垂老矣了,便是枯木都腐朽了,便是一座富丽堂皇的宫殿都摇摇欲坠了,便是坚固的堤坝都遍布裂痕了!”
“武信君,我不知道你有没有出去认认真真地视察过,或者微服私访,到民间去了解实情。但我可以直言不讳地告诉你,秦国的封疆,必须要得到有效的整改了!”
闻言,张仪还没说什么,旁边的魏章便急不可耐地道:“足下是在危言耸听吗?我知道侵占土地的事情在中原列国比比皆是,但是秦国重法,法度森严,谁敢冒着杀头的风险去侵占土地?”
“秦人不敢侵占土地,不敢触犯秦法,但是秦国的封疆制度已经逐渐崩坏了!”
“何出此言?”
“敢问魏将军,你可知道昔日不可一世的魏武卒,何以大量减员,勇武不比当年?”
“这……自吴起离开后,魏武卒便慢慢走向衰落了。”
“这只是其一。其二,在马陵之战后,精锐的魏武卒损失惨重。大批有经验的魏国老兵的死去,让魏国实力大减,这战斗经验在军队中是最为宝贵的!”
“再加上魏国没有足够的实力、物力,再打造出一支强大的魏武卒。因为丰富的作战经验和作战技巧是非常宝贵,这些也不是金钱所能弥补的!”
“其三,每个魏武卒都能分得百亩的土地,但魏国屡屡吃败仗,不但未能开疆拓土,反而连连丢城失地,故而降低了魏武卒的选拔标准和待遇,这才是魏武卒真正衰落,战斗力下滑的最根本原因。”
弥子夏幽幽的道:“依我看,秦军就快要走上魏武卒的老路子了。”
虽然魏武卒的训练很艰苦和选拔标准非常挑剔,不过一旦成为武卒就能享受优厚待遇。
首先要保证“武卒”分得百亩的土地,在获得土地之后“武卒”不仅要承担兵役的责任,更需要自行负担军事装备和服役期间后勤物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