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捐献财物(2/3)
没想到秦王荡竟然这么大的手笔,不过他的手笔都那么大,群臣都不好藏着掖着。
秦王荡又道:“诸卿,你们回去好好想想,自己应该捐献多少的财物吧。自寡人以下,后妃、公卿大夫、各地守令、各级将士、各地百姓,无论出身,无论老弱妇孺,应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捐献财物。多多益善!”
秦王荡在最后又再加上了“多多益善”四字,可想而知,他们这些公卿大夫不充当冤大头是不可能的了!
而对于让自己这般大出血的张仪,群臣更是恨之入骨!
而秦王荡回到后宫之中,诏令一经颁布,宫中的后妃就纷纷捐献出一些财物,意思意思,到了晚上,魏太后就拿着捐献的名单将秦王荡找来。
这个本应该被称之为惠文后的女人,被秦王荡赐尊号“宣太后”,太后之名由此而来。
其实放在原来的历史上,“太后”之称谓始于秦昭襄王之时,《史记》上说:昭襄母,楚人,号宣太后。
由于秦王荡对于芈八子极度轻蔑,或许有一些恐慌的情绪,故而将这个尊号封给自己的母亲。
“荡儿,你看看吧,这是宫中的妃嫔、宫女、内侍、宿卫等人员捐献的财物,折合起来,应该有两甾二十万钱。”
两甾二十万钱?这个不少了,折合黄金,应该有一千镒,足足二万两马蹄金呢!
两甾,又名“秦两甾”,是秦国通行的货币。
《汉书·食货志》记载:“秦兼天下,币为二等:黄金以溢为名,上币;铜钱质如周钱,文曰半两,重如其文。”
但这不是说秦兼并天下以后始铸半两钱。
就秦王荡所知道的,在贵族大夫之间流行的货币是玉、帛、黄金,而在庶民之间流通的,则是钱币、布。
两甾是秦孝公在位时铸造的货币环钱,在记值上,一甾为六铢,两甾为十二铢,也就是半两,也就是半两的异形钱。
两甾直径为到厘米,重克左右。
其形制是外圆内方,初期没有廓、后期可以见外廓,钱背平素无文。
两甾钱与半两钱其值相同,曾同时流行通用于世,但后期逐渐为半两钱所代替,因而后世流传于世上的远比不上半两钱。
“母后,你和王后怎么捐献这么多的财物?”
看见名册上惠文后与魏纾捐献的财物,秦王荡的眼皮子一跳,吓了一跳。
这二女捐献的财物多达五千两马蹄金!
这是把家具都变卖的节奏吗?秦国好像还没沦落到这种地步吧?
惠文后一脸恬静地道笑着道:“母后要那么多财物作甚?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除了能装点一下门面,别的地方都用不着。现在你刚刚继位,平蜀乱,疏通河道,筑堤修桥,哪一样是不需要钱财的?”
“你父王走得太匆忙了,还没为你攒下多大的底子,连年的大战更是把国库都差不多搬空了。好在母后这些年攒下了不少钱,你要用就拿去用吧!”
听到这些话,秦王荡若是说不感动那是假的。
自己有这么一位慈爱的母亲,真是邀天之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