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7章 程武出征(2/3)
徐庶的手指轻轻的在地图上移动。从张泉大营到华阴城,走小路的话,伏凤峪是必经之路。
那里本来是没有路的,只是附近的山上有一种治疗外伤的草药。走的人多了,也就弄出了一条可供单人行走的小路。附近的山民担药出山,靠的是肩挑手提。
人走是没有什么问题,只不过辎重车就无法通行了。兴汉军打仗对后勤保障的要求很高,要是可以耗尽庞统一行人的弩矢,基本上就万无一失了。至于威力巨大的弩砲到了伏凤峪,想要发挥作用除非放火烧山。
徐庶知道兴汉军明文规定:凡是战事,均不得火烧丛林。上苍有好生之德,大火绝的是一方水土的生机。上苍必定会降下相应的惩罚给参与者。
刘正建立兴汉山庄,借助禹山大势感悟自然。终于明白了生机的循环至理——水。倘若人为的放火掘堤,势必会影响一方生机的平衡。天地为了自我修复,就得夺取生灵体会积存的生机。
徐庶虽然说对于生机之说不甚了解,但是却明白一个道理。水火肆虐过后,受灾区域的生存物资必定会减少。其实就是天地在寅吃卯粮的掠夺式恢复。
天地掠夺生机,最根本的表现形式就是水旱灾害,进而让大量的生灵在短时间内横死。生机在循环的过程中,植物会截取一部分,动物也会截留一部分,人类更是会通过技术手段增加截留的份额。久而久之,天地之间的生机缺口会越来越大。
生机自然循环,截留损耗天地可以温和的修复。可是面对人类的技术截留,天地就没有办法维持平衡了。天地之间的生机循环势不可挡。一旦人类的截留超过了天地容忍的限度,天地就会展开报复,直至重新达成平衡。
白骨盈于野,千里无鸡鸣。天地的报复很残酷。为了最大限度的减少人类的技术截留,天灾制造广大的无人区就是屡试不爽的法宝。
徐庶拜读过兴汉学院关于人与自然的学说之后。对生命的敬畏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特别是生机循环学说,城池规模化建设,截留生机的数量极其巨大。这会让天地承受巨大的压力。
生机具有流动性,荒山野岭生机多,城市生机主要存留在人与动物的身体里。一旦生机的补充无法满足消耗,生机的大循环就会受到无法逆转的影响。
天大地大,平衡最大。天地为了恢复平衡,肯定会不遗余力的把人体内截留的生机夺走,重新投入到大自然中去。
徐庶告诉程武,刘正的生机循环已经在兴汉国普及,庞统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放火烧山。毕竟破坏了一方生机,近在咫尺的潼关也无法置身事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