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香山夜话(3/3)
当受赐之人的后代接受了国姓的传承之后,就自动变成了王族偏支。
前汉高祖定鼎江山,天下刘姓皆为皇族。
汉景帝颁赐族谱无数,这才有了光武帝中兴汉室。
他是不是前汉高祖的直系后人,其实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他姓刘,又拥有掌控天下的力量,那就是正统的大义。
忠汉王刘备是不是真的汉室宗亲,其实也没有人会在意。
只要他是光明正大的刘姓,那就是汉室宗亲的大义所在。
试想青史之上,两汉年间,有不是汉室宗亲的刘姓历史名人存在吗?
这就是后来姓刘就能代表汉室的由来,也是世家形成的关键条件。
同姓即就是一家,天生的熟悉感和亲切感,让人不由自主的团结在一起,形成一种向心力和自豪感。
就像是天下姓刘的人,提起前汉高祖,会有一种发自内心的认同,更会以姓刘为荣。
隐族九姓为什么屹立几千年不倒,正是因为这九个世家凝聚了太多的传承。
轩辕家是黄帝的嫡系,一直以来都有壮士勇赴长城一线,用血肉之躯替华夏戍边。
很多人功成名就之后,会自发的认可轩辕家族的传承精神,守护黄帝的意志。
东方家族也是紧随轩辕家族之后,永镇东海才锻造出了一股永不磨灭的精气神。
很多有志之人自愿改姓东方,加入守护东海的行列。
这才打造了不灭的世家。
南宫和西门也是在同一时期发展起来的。
至于后来的五姓,老子传道西秦,后来在陇西留下了传承。
先秦名将李信,更是在保护百姓的战斗中悟出了守护的真谛。
有了共同的理想,就使用了共同的姓氏。
再加上天下李姓之人的响应,共尊老子为先主,为守护华夏西方边境而不断的成长,最后扎下了永不磨灭的根基。
不管天下怎么动荡,传承李姓的人永远都不会断绝。
吕马童追随前汉高祖之后,受命永镇北疆,渐渐的铸造出了吕家的忠魂。
由于吕家的守护与轩辕家族同出一脉,是以吕姓也成了轩辕家族的兄弟。
四海之内皆兄弟,这个兄弟指的是拥有共同理想的人。
冠军侯霍去病封狼居胥,霍家也拥有了和吕家相同的待遇。
天下义士,十之bā • jiǔ以霍去病为奋斗目标,霍氏门风也建立起来了。
轩辕家族又接纳了霍家,北方三名门,都是永垂不朽的世家。
南方周家,是八百年周王朝的遗臣流传下来的。
教化百姓,开发南海的使命传承,让周字成了团结汉人百姓的一面旗帜。
回头说起公孙家,当年张仪游说天下,驳倒了以诡辩著称的公孙龙。
后来公孙龙吸取了教训,到辽东苦寒之地自省修身。
渐渐的开枝散叶之后,公孙家也开始承担起了守护华夏东方的重任。
有公孙家帮忙分担压力,东方家族这才专注于大海之上,与南宫家族一样,勇斗无边无际的水域。
公孙家族已经把辽东当成了自留地,不许外人插手。
好在他们并没有忘记使命,哪怕是砸锅卖铁,也要把昌黎郡的乌桓人赶出去。
这就是白马义从的由来,最初是一些被乌桓人抢掠的汉人,自发组织的复仇队伍。
渐渐的锤打成了一支铁军。
为了适应乌桓人来去如风的战斗风格,白马义从都是骑战高手。
对付乌桓人还可以,要是忘记了使命想要逐鹿天下,那就只能饮恨沙场了。
东方月无限感慨的说:“世家传承,只为守护华夏而生。”
如今公孙家居然挟民意逐鹿幽州,只怕是要大祸临头了。
隐族九姓共约:专注戍边,莫图中原。
王朝灭而九姓永恒,四海倾而华夏不倒。
公孙家族底蕴不足,还没有摆脱暴发户的思想,估计还得锻打一回,才能真正理解守护与传承。
刘正说:“公孙家的反抗是理所当然的。”
如今兴汉国壮大,兴汉军已经把公孙家族想要做的事情,都做完了。
公孙家族已经在辽东扎下了根基,不愿意学习四大老牌家族那样,将守护阵线向四面八方推移。
公孙家族不想走,就只能拼死一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