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火烧曹仁(3/3)
看着众人那期盼的眼神,刘正认真的点了点头。
刘正问:“此次定陶战役,有一位英雄人物,到底是谁呀?”
贾诩回答说:“曲阿小将吴风,巧布火油阵。”
这次计谋能够成功的关键,是火油除味的问题。
解决这个问题的人就是吴风,当之无愧的第一功臣。
刘正见了吴风一面之后,吩咐贾诩按律嘉奖。
随后刘正就召开了军事会议。
郭嘉主持了会议。
庞统地沛县事件的详细情况向与会人员介绍了一遍。
众人七嘴八舌的骂了一通陶谦的忘恩负义。
刘正说:“各位,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南线无战事的局面会持续很长的一段时间。”
定陶军团的编制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刘正命令:
贾诩坐镇定陶城,协助太史慈防守南线。
马超带着神威军返回河间郡。
赵云带着白马军进驻清河郡。
郭嘉跟随赵云去清河郡。
临别的时候,郭嘉拉着刘正的手,动情的说:“侯爷放心,清河郡就交给我了。”
刘正说:“奉孝,子龙是个老实人。”
他的统帅之才,勿庸置疑。
你已经在我身边十几年了,思维方式有些固化,这不利于你的成长。
这次是你我兄弟的第一次分开,你要多向子龙学习,他在幽州的经历,是你需要掌握的本领。
你的谋略已经成熟了,只要打磨一番,就可以大用了。
你呆在中枢久了,很容易造成纸上谈兵的笑话。
这次去清河郡,主要的任务是治理地方。
谋士要是不懂得地方百姓的需求,那就是在扯谈。
送走了郭嘉,赵云和马超之后,刘正的心情似乎有些低落。
是兄弟一起喝酒,还是为了宏图霸业——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呢?
刘正已经别无选择了。
肩负着一千二百万百姓的命运,只能让身边的兄弟们天各一方。
刘正问:“文和,奉孝这回离开中枢,也不知道是福是祸呢?”
贾诩回答说:“侯爷,你已经呵护奉孝十年了。”
慈母多败儿的教训,可是一部血泪史啊!
郭嘉要想独挡一面,就得一个人出去,自由的飞翔。
太史慈说:“侯爷放心,奉孝智慧超绝,武力值也接近了一流武将的水平。”
以目前的战略态势来看,倒也不至于陷入生死危局。
刘正忍不住的叹了一口气说:“儿行千里母担忧!”
奉孝这么一走,还真有点儿不习惯呢?
贾诩只能安慰刘正,毕竟人到中年,无论男女,都会产生一种舔犊之情。
好在刘正当机立断,把郭嘉放走了。
否则郭嘉就永远只会是那个追着马跑的少年,永远都长不大。
郭嘉已经二十几岁了,必须要对他自己的人生负责。
刘正呵护郭嘉近十二年,郭嘉的名望如日中天,长此以往并不是什么好事。
如今郭嘉单独坐镇一方,对于郭嘉的成长是很有必要的。
贾诩说:“侯爷,为了奉孝,这样的牺牲是值得的。”
刘正说:“文和,子义,南线就交给你们了。我在定陶城中的使命已经完成了。”
至于徐州,就让曹操军打烂吧!
与虎谋皮是要付出代价的。
有三师兄曹操清理徐州豪强,将来咱们要对付的人就少了。
贾诩已经开始接受“士不据地”政策了。
从定陶城西的一把火开始,贾诩正式赢得了刘正的信任。
也是从这一把火开始,贾诩正式效忠兴汉军。
刘正带着陈到和庞统,以及一万红衣卫,沿着青州大道向北而走,打算回中山城梅园,完成生儿子的艰巨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