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全能董旻(1/3)
虎牢关是兵家必争之地,兴汉军志在必得。
建安三年二月初二,龙抬头,万物复苏。
兴汉军赵云部白马军,在郭嘉的安排下,对虎牢关发起了总攻。
三千白马军,飞索登上虎牢关。
赵云一马当先,与守在城上的董旻,展开了决战。
董旻使一支玄铁枪,重三十六斤。
枪尖泛着寒光,直刺赵云左肩。
赵云扭转腰肢,倒挂金钩。
避开了西凉铁骑的枪潮,绕过了董旻的奇袭。
董旻三刺赵云,都无功而返。
于是就舍了赵云,专心致志的引兵混战。
白马军虽然说没有战马加持,但是却依旧气势如虹。
在赵云七进七出特性的辅助之下,战斗力不降反增。
三千白马军,在城头上开辟出了一块阵地。
刘正带着剩下的大军,在虎牢关下观战,见赵云已经成功占据了城头,心中便有了定计。
典韦的黑衣卫,整装待发。
陈到的红衣卫,上城增援赵云。
兴汉军,威武!
董旻指挥西凉铁骑,对着上城的八千兴汉军,展开了不惜一切代价的强攻。
试图把兴汉帝赶下城头。
董旻虽能,双拳不敌四手。
挡住了赵云,却敌不住陈到。
牵制了陈到,又让赵云威风八面。
他不禁有些后悔——虎牢关这个锅,真的是太难背了。
八千兴汉军,论单打独斗,仅比西凉铁骑,略胜一筹。
然而若是结阵而战,西凉铁骑逊色三分。
更何况兴汉军两员虎将,压得西凉铁骑喘不过气来。
地形限制了董旻的发挥。
在对等的兵力条件下,兴汉军的武将优势,在郭嘉的巧妙安排下,无限放大。
董旻力不从心,只得节节败退。
他打算找一个适合战斗的地形,再抵御兴汉军的进攻。
当董旻把注意力,都集中到城头上的战斗的时候,典韦带着黑衣卫。
具甲重装,突击虎牢关。
一刻钟之后,虎牢关东门,宣告突破。
黄忠带着神弓军,压了上去,协助后续部队进城。
马超带着学生军,也参与了总攻。
董旻见势不妙,带着一万五千西凉铁骑,退守虎牢关西门。
赵云一马当先,陈到紧随其后。
两人各带大军,在虎牢关西城,与董旻的西凉铁骑,展开决战。
此时的西凉铁骑,已经骑上了战马。
战阵冲突,兴汉军处于劣势。
然而兴汉军的坚韧,却是牢牢的稳定了战争态势。
西凉铁骑的优势,根本就没有办法发挥。
赵云和陈到,轮番冲击西凉铁骑。
董旻顾此失彼,西凉铁骑的斗志,渐渐的消磨殆尽。
当黑衣卫加入战团之后,双方势均力敌。
董旻见水磨功夫,奈何不得赵云,也制约不了陈到,于是就退而整军,发动了全军冲锋。
双方已经战斗了两个时辰,体力消耗,已经到了极限。
剩下的就是战斗意志的较量了。
董旻久经沙场,当机立断,绕过了赵云和陈到,带领着西凉铁骑,冲击兴汉军大阵。
就在这个时候,黄忠赶到了。
一阵飞弩清场之后,西凉铁骑的冲锋之势,被拦腰斩断了。
兴汉军,重新结成大阵,步步紧逼。
董旻正要整军,试图再战。
马超强势杀入,虎头湛金枪一出,西凉铁骑纷纷落马。
学生军热血沸腾,在西凉铁骑的队伍中纵横。
马超盯住了董旻,奋力搏杀。
董旻见虎牢关失守,已经成了定局,就只能后撤,退出了虎牢关。
朝旋门关方向撤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