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汉中义舍(3/4)
贾诩又说:“大队返回涿县之后,宜结交豪强,特别是北军中候邹靖,可用金钱开道,广置田地,招纳流民,补全义卒编制,于楼桑村南面的大山之中安营扎寨。切记:不得与太平道为伍,所纳流民也不能跟太平道有任何的瓜葛。”
刘正见贾诩已经谋划妥当,便一锤定音的说:“我命令:北返涿县的人员名单是张绣,方悦和刘义。一路之上,由张绣总负责抗胡义卒各项事务,方悦和刘义为副。抵达楼桑村之后,刘义负责购置田地的具体事宜,方悦负责招募流民,编练乡勇,择其精锐者,补充进抗胡义卒军中。张绣负责南山大本营的建造,事成之后,立即着手补充编制,展开军事训练,顺便把周围的山匪流寇全剿了,还涿县一片安宁。抗胡义卒第一团,拟定编制三千人,预备团,编制两千人。为了避免指挥系统紊乱。我任命:方悦为第一营营长,张绣为第二营营长,刘义为第三营营长,郝昭为预备团团长,其余各级编制,由各营长就地任命代理人员。待我回到南山大本营之后,视其功绩,再讨论具体的任命。你们几个分头去准备吧,明天早上出发!子龙,文和,你们俩留下来,我们讨论一下入蜀的相关事宜。”
张绣和方悦离开之后,刘义也在刘正威胁的目光下极不情愿的离开了义舍。
贾诩问:“团长,就我和子龙,不觉得势单力孤吗?”
赵云也说:“团长,还是挑选二十名近卫吧?”
刘正说:“子龙,文和,有你们俩这一文一武,天下之大,何处不可去得?”
赵云见刘正信心满满,便不再规劝,只是对刘正说:“士为知己者死,云定竭尽全力,保护团长和参谋长的周全。”
刘正说:“有子龙在,我等可以高枕无忧了。”
贾诩也说:“子龙不必担心,这天下暂时还乱不起来,没有必要一副如临大敌的样子。”
赵云见状,忙转移话题,问刘正:“团长,你把我们留下来,还有什么要交代的吗?”
贾诩也附和着点了点头。
刘正见状,对贾诩说:“参谋长,你觉得天师道这义舍的构想怎么样?”
贾诩说:“流芳百世,仅凭这一壮举,张家人便永生永世被世人铭记,纵有不肖子孙一二,也不损张家的门风。”
赵云疑惑不解,问:“不可能吧,俗话说:人亡政息!这天师道凭什么传承千秋?”
贾诩说:“仅凭这三千义舍,足以让天师道受用无穷。”
赵云问:“一旦张鲁势穷,这义舍还能维持下去吗?”
贾诩说:“当然可以!”
赵云又问:“凭什么?”
贾诩回答说:“就凭团长捐钱捐粮的壮举,但凡这天下还有一名义商存在,义舍就是那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天师道得义舍助力,不管世事如何变迁,都不会有灭顶之灾,也不会出现传承断绝之患。”
刘正说:“将来若是时机成熟,我打算效仿这天师道义舍,建立一个专门的机构,集治下的财力物力,解天下人之急。这个机构的主旨便是:广布仁德,宣扬慈善,是为仁善堂,天下商人,愿意从善如流者,皆可在仁善堂中树碑立传,令后世传颂,洗刷无商不奸的恶劣影响。”
赵云知道,仁善堂一旦成立,必将伴随着刘正势力的扩大而发展壮大,从而惠及无数黎民百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