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二章 用心良苦(2/4)
苏联书报检查的内容包罗万象,从各种书报文献出版物到讲稿、报告、展品、无线电广播、各种演出活动、广告、音乐录像制品、甚至境外邮件,无一不查。
可以说几乎没有隐私可言。
苏联文学的套路化和僵化思维严重,创新的作品和批评当局的作品都会被禁止出版。
他讲了扎米亚京的遭遇,谈到了1922年苏联把知识分子驱逐出境的事件。
和中国目前还算宽松的政治环境相比,苏联无疑就是高压统治。
张座霖在北平杀害记者教授。正好被林子轩拿来做例子。
所谓的理想国度苏联和此时的北平类似。是黑暗的世界,没有言论自由可言。
他谈论了苏联对青年的影响,青年人被洗刷了思想,容不下其他言论和观点。
这篇《莫斯科不相信眼泪》可以说成了大杂烩。既有沿途所见所闻,也有对苏联当局的批判。还有对政治经济的论述。
到最后,连林子轩自己都不知道说什么了,不过他还没忘记断言苏联的模式最终会破产。
等到苏联解体的那一天。就会有人称赞他眼光独特,思维超前。
这正是对穿越者最好的评价。
和徐至摩在《欧游漫录》中的主观感受不同。林子轩的游记掺杂了更多理论性的东西。
他所写的某些经济方面的理论在后世都被证明过,虽然在这个时代还无法证明,但看起来似乎很有道理的样子。
在一大堆经济名词面前。普通读者会有一种不明觉厉的感觉。
所以,文章一经发表。便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