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五章 一个逆时代潮流而写作的人(2/4)
和这个时代大部分苏联知识分子类似,扎米亚京的生活颇为潦倒。
他四十多岁,和妻子住在一间不太宽敞的房间里,家里陈设简单,身上衣衫破旧。
扎米亚京曾经在英国生活过,还用英文写过小说,在交流上没有问题。
刚开始他极为警惕。声称自己没有在国外出版小说的打算。直到林子轩说了自己作家的身份后才让他放松下来。
只是,他还是不知道林子轩是谁,写过什么作品。
林子轩的小说和报道不可能出现在苏联的报刊上,除非是苏联需要批判林子轩的时候才会大篇幅的报道他。
扎米亚京觉得林子轩说的不像是假话。或许认为政府不至于用一个中国人来诱骗他。
接下来的交流轻松不少。
他不承认《我们》这部小说是讽刺苏联当局,他想表达的是对未来的一种担忧。不是针对某一个国家,而是世界普遍存在的问题。
事实上,这个时期的苏联虽然有着诸多问题。却还没有到那种抹杀一切个性的地步。
扎米亚京给林子轩讲了一个故事。
一只公鸡有个坏习惯,它每天清晨都要比别的公鸡早叫上一个小时。这让公鸡的主人很尴尬,于是,那位主人只好砍掉了那只公鸡的头。
“我就是那只有坏习惯的公鸡。”他自嘲的说道。“我的小说提出的问题太早了。”
但扎米亚京并不后悔。
他不认为自己有错,他写小说揭露苏联当前存在的弊端。是因为他爱这个国家,想让这个国家变得更好,这是作家的责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