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八章 “三一八”前后(2/4)
这就是三月十八日,也是鲁讯所说的“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
这次政府对于学生的屠杀引起舆论的强烈谴责,鲁讯更是写了文章抨击政府的暴行。
大多数人都在谴责段祺睿政府,也有人发出了不同的声音,那些鼓动学生游行示威的师长或者前辈们是不是也要负有责任。
这人叫做陈原,他在3月27日的《现代评论》上发表了一篇《闲话》。
在文章里提出希望在法庭上通过法律手段来获得公正。
“这次惨案的主谋是谁。下令的是谁。行凶的是谁,他们都负有shā • rén的罪,一个都不能轻轻放过。我们希望即日成立特别法庭,彻底调查案情。严正地执行各罪犯应得的惩罚。”
这本来没有什么,但他在文章的最后提到了谁该为学生的死负责的问题。
段祺睿政府自然有罪。那么鼓动者呢?
他举例说女师大有位叫做杨得群的女士,来自湖南,家境不好。
杨女士在师范学校毕业后。教了六七年书,节衣减食。省下了一千多块钱,到北平求学。
三月十八日,她的学校出了一张布告。停课一日,叫学生都去请愿。
杨女士还是不大愿意去。半路又回转,一个教职员勉强她去,她不得已去了。
政府的卫队一放枪。杨女士跟了大众就跑,忽见友人某女士受伤,不能行动,她回身去救护,也中弹而死。
一个好好来北平求学的女子就这样死掉了,谁该负责呢?
于是,陈原认为这样激烈的请愿抗议活动就不应该让女人和孩子参加,那些鼓动者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