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章 结局肯定是光明的(2/3)
而且,这些人在美国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到了美国后可以帮他宣传这部。有免费的宣传何乐而不为呢。
只是他不想自己来念,作为东方人,不习惯这种交流方式。
这个任务交给了赛珍珠,她翻译完《蝇王》的稿子后就可以念给那些西方人听了。
于是。每天晚上在头等舱厅堂的一个角落,都会进行一场小型的交流活动。
这些人一边喝着饭后的红酒,一边听着的,在赛珍珠读完后,他们会根据情节议论一番,然后回房休息。
有时候,他们在白天也会进行讨论。
一群孩子在荒岛上如何生存的话题成为了邮轮上的热点。
随着情节的展开。孩子们产生了分歧,他们担心荒岛上会有野兽,以杰克为首的孩子主张去打猎,以拉尔夫为首的孩子则想等待救援。
杰克处处针对拉尔夫,挑战拉尔夫的权威,侮辱地位底下的猪崽子,展露出恶的一面。
他依靠打猎拉拢了大部分孩子,吃肉成了特权的象征,他鼓动和诱惑孩子们追随他过一种野蛮而又带血腥味的生活。
拉尔夫建立的文明秩序岌岌可危。
故事的发展出乎这群西方人的意料,这不是一本儿童故事,一群孩子互相帮助,共渡难关,歌颂孩子们之间的友谊和勇气。
也不是鲁滨逊式征服自然和荒岛的个人英雄主义。
而是文明秩序的坍塌,孩子们回归原始和野蛮的状态,暴露出人性中的丑恶。
有些人认为林子轩写得太过残忍,他们不相信孩子们会做出这么邪恶的事情。
另外一些人则陷入沉思,觉得这个故事带有隐喻,整个荒岛就是一个社会,孩子们不过是重复大人们的所作所为罢了。
故事在象征着先知的西蒙死亡达到了一个小**。
孩子们把西蒙当成野兽而残忍的杀死,这是他们无意识的行为,却也表现了他们已经泯灭了人性,陷入了黑暗的深渊。
赛珍珠看到这一段的时候整个人都不好了。
她是一个基督徒,西蒙是这部中唯一具有神性的人物。
他谙熟人类内心的黑暗,同时认识到同伴的恐惧实际上是对深藏在他们心中的罪恶和死亡的一种本能的抵制和反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