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 一棵开花的树(2/3)
林子轩躺在床上,回想着和冯程程的点点滴滴。一股幸福萦绕心间。
来到北平后,他一直都没有去见陆小蔓,不是怕会发生什么。而是过去的事情就这样过去吧,要珍惜眼前。
第二天。他把信寄出去,接着去和《世界晚报》的成社我谈了谈。
在林子轩答应不会干涉报纸的宗旨和运营,保证报纸的dú • lì性后。成社我同意了林子轩的入股,林子轩出资2000银元。成为了《世界晚报》的大股东。
同时,成社我负责万象书局在北平的发行工作,还会创办北平读者喜欢的报纸和杂志。
两人达成了初步意向。具体的事情可以以后慢慢谈。
成社我想要在报业大干一场,以前苦于没有资金,如今有了林子轩这个金主,他的很多想法都可以实现了。
谈妥了这件事,林子轩对北平不再留恋。
1924年5月9日,他来到北平前门火车站,前往天津。
送行的只有三人,徐至摩、林徽茵和沈丛文,既没有记者,也没有粉丝,他像寻常的旅客一样悄悄的离开了这座古老的城市。
火车开动,林子轩望着外边的北平城。
他有种预感,这次离开,以后或许就没有机会再回来了。
天津是他必定要停留的地方,如果他来北方而没有去天津的话,一定会被他的三叔林伯仁责怪,不过他并不准备在天津久留。
在这个时代,天津是中国第二大商业城市和北方的金融中心,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天津和北平离得很近,受到北平的影响,颇具政治色彩。
不少下野或失意的政治人物大多寓居在天津的租界内,等待东山再起的机会,所以天津有不少所谓的民间团体,都是政治人物创办,为其摇旗呐喊。
林伯仁在天津市政府任职,负责商业事务,算是一件肥差,林家在天津也有产业。
林子轩来的突然,却也引起了天津文化界的注意,毕竟前几日林子轩在北平引起了一场文化大论战,战火还没有平息。
天津的文坛以旧派文人为主,是保守势力的大本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