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章 另一个世界的文学(2/3)
当然,这些人有点不合时宜。
从后世的角度看。只有真正反应社会现实的文学作品才具有长久的生命力,那些歌功颂德的小说迟早会被人遗忘。
林子轩印象深刻的有一篇叫做《日瓦戈医生》的小说。
这是帕斯捷尔纳克在1956年创作的带有自传体色彩的小说。
帕斯捷尔纳克在创作《日瓦戈医生》时曾说过:“我想在其中提供出最近45年间俄罗斯的历史映像。”
作者通过十月革命和内战前后的经历,塑造了一位诚实、正直。但思想极为矛盾的俄国旧知识分子形象。
小说的主线是日瓦戈的生活史。
他既是一位医生,又是一位诗人和思想者。他的活动、言论和思考构成作品的内容主干。
而他本人又以诗歌和札记的形式记述或表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
小说描写了革命暴力的失误和造成的惨相,较为深刻和多方面地表现了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以及革命时期社会付出的沉重代价。
因此。这本小说在苏联被禁了。
1957年被意大利出版商偷运出境,并在米兰以俄文发行。
隔年又发行了意大利文和英文的版本。并在西方社会得到了极大的反响,为作者赢得了1958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另外还有一本《静静的顿河》,获得了1965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作者肖洛霍夫展示了1912到1922年间。俄国社会的独特群体——顿河地区哥萨克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以及国内战争中的苦难历程。
但作者被不少苏联文艺评论家批判为“异见分子”、“布尔乔亚的同路人”,说他是在宣扬“富农思想”。
肖洛霍夫为意识形态对立的东西方两个世界共同认可。
他也是惟一既获斯大林文学奖,又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这在苏俄文学史上绝无仅有。
这可能和他在每一个重要时期都站在苏联的主流意识形态一边有关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