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一个不一样的林子轩(3/3)
也有人真的相信林子轩的发言,认为这才是一位文学家悲天悯人的心胸,值得敬佩。
对于这样单纯的人,林子轩只能告诉他,地球太危险,你还是回火星吧。
林子轩不理会别人的议论,他在和平禁亚商议加大书籍印刷的事情。
关东大地震的核心区在东京附近,根据新闻报道的情况看,东京地区损失惨重。
如此一来,日本的出版业绝对要瘫痪掉,想要重建并不容易,趁着这个机会把书籍运送过去,免费的东西你还不要。
这可是我们好心捐助给你们的,你们还要审查,还要拒绝么?
那你们怎么不拒绝大米和面粉呢?
林子轩要把《雪国》印刷一万册,加上一些卖不动的新文学书籍一起打包运到日本去,至于日本怎么处理他会持续关注。
如果日本敢烧掉,或者丢掉,那他绝不会放过这个抨击日本的机会。
林子轩还打算联合其他的出版社,一起把书籍运送到日本,就算是自己包船也无所谓,他不差这点钱。
其实,不用他去联络,不少出版社都有这种打算。
虽然有些大型出版社财大气粗,不屑于林子轩的这点小伎俩,但也有书局赞同林子轩的做法,我们把中国文化送给日本,这是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在这种特殊的时期极有意义。
于是,十几家书局联合起来把库存清理干净,全部装船运往日本。
在大米和面粉之中,这些书籍极为显眼,很多人都视而不见。
上海的报纸刻意回避这件事,因为不知道怎么报道,只有外文报纸不需要回避,把这件事记录下来,并认为这是中国和日本文化交流的象征。
林子轩的发言也被认为是一位中国文学家对于日本灾民的人文关怀。
西方人甚至用心理学来解释林子轩的话,认为对灾民的心理疏导非常重要,这是目前世界上救灾工作的一个盲点,需要重点关注。
林子轩拿着这份报纸,觉得还是外国人明白事理,还知道灾民需要心理辅导。
无论如何,通过这件事,让上海的人认识到了一个不一样的林子轩。(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