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最后的彼得潘 > 五、嘀嗒嘀嗒的鳄鱼

五、嘀嗒嘀嗒的鳄鱼(2/2)

目录

不久,便看到连接我们所居住的城市的灰色车站。

对了——旅人为什么符地来到这么远的车站?

“因为那间书店是这附近最大的一家。”

她理所当然地说。

“我家附近书店卖的书,我大部分都看过了。”

是吗——

听到这里,我突然发现一件事:

旅人是特地坐电车到稍远的这个城市来,她陪我找资料——岂不是无法寻找她自己喜欢的书了吗?

当时我在书店入口处碰到旅人,她不忍心看我烦恼而给予帮忙,毫无怨言地指导我找书——让我感到有些抱歉。

请等一下。

好不容易走到车站,我拉住她的手,不让她往前走。

“……干么?”

她吓了一跳。我握住她好烫的手,东张西望地环顾四周。然后发现视线的那一端有家咖啡店,我转头注视着她的眼睛,低头行礼:

请让我答谢你。

※※※

那是家普通的咖啡店,没什么特色。

如果一定要说,只有一点值得一提,就是那家咖啡店的店名“亚”,不知道是指“亚洲”的“亚”,还是“亚美利坚”的“亚”。

尽管如此,它还是不怎么样。

“……”

有趣的是,旅人全身僵硬地坐在咖啡店的位子上——我的正对面,低着头一副坐立难安的样子。

不好意思。

她看起来很不安,所以我从菜单中抬起头来,问:

你讨厌咖啡店吗?

“——咦?啊,不会。”

旅人硬装得和平常一样面无表情,把手电筒和袖珍本从伸手可及的书包里拿出来,开始看书。

你为什么常常看书?

“咖啡店……我第一次来……怎么办?”

她嘟哝着,但声音太小了,我完全听不懂。我一面让椅子发出细细的嘎嘎声,一面说:我要红茶——旅人,你呢?

“嗯!啊——那么……”

旅人瞪着菜单,沉默了好一会儿。我耐心地等着。有谁可以夸奖我一下,我等她的回应足足等了五分钟。

“……哎。”

不久,她抬起头来,杏眼圆睁,喃喃地说:

“不行。我的老毛病又犯了,又把里面的文字从头看到尾。”

请把我的五分钟还来。

“那,那么——红茶。”

她困扰地说。我把店员叫来,点了两杯红茶。这家咖啡店大概很识究细节,店员详细询问我要哪个牌子以及温度什么的,我都随便回答。因为,我实在不知道茶的味道有何不同。

旅人也一本正经地回答店员,不知不觉地叹了口气。她看到店员离去,立即把视线放回书上,然后突然望了我一眼,说:

“什么?为什么你看到了?”

不,不为什么。

旅人经常充满自信地跟我说些不清不楚的话,我发现自己看到她不太一样的一面。

那是开心还是寂寞?自己也不太了解那种心情的波动。

在等红茶的时候,我又低头向她道谢。

你今天真的帮了我一个大忙。

“嗯?啊,你不用放在心上。反正我是穷极无聊才到书店。”

虽然她这么说,但我真的太幸运了。

所以,咖啡的费用我来付。

“你要请我吗?……不好意思。”

她有些客气地说,我摇摇头。她大概觉得我们那样子很可笑,又放声笑了起来。

她笑逐颜开的样子比起沉默不语更吸引人。虽然我还是觉得自己好像被捉弄了。

“……你很开心吧!”

嗯,真是很抱歉。

我含糊地点点头,此时店员刚好把红茶端给我们。这家店很讲究,所以上茶的速度慢得可以。我把随杯附上的柠檬放进冒着烟的红茶里,不禁松了一口气。

为什么跟她在一起会这么安心?

就像有一位要好的老朋友,觉得自己在这里很放心。那真是很不可思议的感觉。店里播放的怀旧音乐、红茶的淡淡清香和安详的气氛,让我感到片刻的满足。

说起来,一直不说话也满尴尬的,于是我随便找个话题聊。真是稀奇。我不大会说话,通常尽量不开口。

《彼得潘》是个怎样的故事?

这是旅人提及好几次的故事,我有点兴趣。虽然曾经随便问了一下,其实并不知道它是怎样的情节。

“怎样的情节——”

旅人大概很怕烫,慢慢地啜饮着红茶,偏着头说:

“你没看过迪士尼的影片吗?”

什么是迪士尼?

我问。她的脸色变得有些严厉,僵在那里,好像看到什么怪物。

咦?咦?我说了什么奇怪的话吗?迪士尼到底是什么?

“……哎,算了。”

她叹了一口气,声音有些疲惫地说:

“其实,迪士尼的电影和原着情节相差很多——也就是说,几乎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故事。或许不知道比较好。”

她如此嘟哝着,用平静的声音朗诵似的说明给我听。

《彼得潘》是英国的戏剧,作者是詹姆斯·马修·巴利(※jasatthewburrle,1860-1937,英国小说家、剧作家。)。

真是恐怖,旅人是在背书吗?她流利地背诵着。

“彼得潘小时候迷了路,自此以后没有人找到他,他就变成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小孩。”

迷了路就长不大?我不太了解其中的因果关系。

“这是个虚构的故事,不用钻牛角尖。总之,永远长不大的彼得潘和精灵叮当一起在异世界冒险,成为一群同样长不大的孩子们的老大。”

一直都是小孩,在精灵带领之下,在异世界遨游……

好像是死后的世界。是不是迷路的彼得潘死后上了天国?

“……这种解释我还是第一次听到。嗯,所谓‘童话’,就是一种综合的比喻表现,我想可以依各人喜好作解释。”

嗯,是这样吗?

“它有趣的部分。并非把彼得潘描写成无敌的英雄,而在于纯真无邪的另一面,有不能分辨善恶的任性性格。永远长不大的小孩彼得潘,它所代表的意义,是小孩子的象征,也就是小孩这个概念的象征。”

旅人大概是兴致来了,一反常态,滔滔不绝地跟我说。

“然后——彼得潘的宿敌虎克船长,是大人的象徽。虽然他被描写成专门镇压小孩的暴力化身,却有一副温文儒雅的绅士面貌。是必须拥有好几个不同脸孔才能谋生的大人的象征。”

接着,她看了我一眼。这个自称永远的小孩的女生,啜饮着红茶,既温柔又哀伤地望了一眼佩服得五体投地的我。

“而主角温蒂被彼得潘带到永无岛(※nevernd。),因而卷入了彼得潘和虎克船长的对决之中。经过最后的决一死战,她和彼得潘一起打败了虎克船长,原本是一个普通女孩的温蒂,因而在精神上成长成大人。”

旅人低声威吓似的私语着。

“结果,可怕的是,彼得潘的态度突然有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他想要追杀温蒂。永无岛之所以只有小孩,是因为那些长大的小孩一个个都被彼得潘推落悬崖,和虎克船长的下场一样,变成嘀嗒嘀嗒鳄鱼的事物——结局令人很难过。”

哇,那真是……不像童话,比较像恐怖片。彼得潘好像怪物。那个一心想打倒彼得潘的虎克船长,反而让人觉得是正义的一方……

“哎,故事到此就结束了,根据作者的说明,这个故事是一种比喻。”

……也就是说?

“这不是虚构而是真实的故事。是不愿长大的温蒂和一个在附近公园玩耍、叫彼得潘的少年一起编造的故事。也就是他们与虎克船长——大人的象征的对抗。可是,当温蒂看到彼得潘把想象的故事当真,而自认为英雄得意洋洋时,觉得自己不想变得跟那家伙一样,而回到了现实,所以心理上成熟不少。但彼得潘不允许有这样的事,他要温蒂继续再编下去,不让她结束这个幻想故事,所以他是个追赶温蒂说故事、不想长大的的笨小孩。”

旅人随便说了一点感想,又面带讽刺地说:

“我觉得彼得潘并不是真正的英雄,他不过是个无法区别虚幻和现实的小孩。他的宿敌虎克船长,也只是一个被社会瞧不起、在附近认真陪小孩子玩耍的大叔。”

她有些落寞地凝视着远方。或者她并没有在看什么,只是在自我反省。

“温蒂也救不了这样的彼得潘。永无岛、嘀嗒嘀嗒的鳄鱼、叮当以及令人雀跃的冒险——在天空翱翔的感觉都只是幻想。其实,这只是他们沉浸在自己的奇异幻想中的故事。”

她细心咀嚼着自己的话,喃喃地说。

“现实既冷酷又无聊,永无岛是不存在的,无论走到哪里,都是乏味的世界。谁都无法逃避这个比书本和幻想更无趣的世界。因此,才会变得相彼得潘一样,把幻想当成真。”

可是,她好像失去所有的希望,显得很哀伤的样子。我想帮她打气——毫不考虑地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不过——连我也不晓得自己在说什么。在旅人看来——我说的话一定很愚蠢吧!

可是,我认为即使是在梦幻的永无岛,温蒂还是很高兴能和彼得潘一起冒险。

只有在那个时刻,即使周遭的人觉得他们非常愚蠢,彼得潘仍是一个带着精灵在天空翱翔的英雄,虎克船长依旧是一个凶暴、可怕的宿敌,而永无岛则是个不可思议、充满秘密的美丽世界。

我觉得温蒂是快乐的。

“……”

我说。她空虚地笑了笑。

“或许吧!”

她嘟哝着,可是——大家都只是愚蠢的幻想。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