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科幻之书4·诗云 > 两只小鸟-(1980)-Two Small Birds

两只小鸟-(1980)-Two Small Birds(1/4)

目录

(中国)韩松hansong——著

韩松(1965——),中国著名科幻作家,多次获得银河奖。韩松曾就读于武汉大学(1984——1991)英文系、新闻系,毕业时获文学学士学位及法学硕士学位。随后,他成为《瞭望东方周刊》杂志的编辑和撰稿人。他撰写了很多关于文化和社会动态以及科技方面最新进展的文章,其中一些文章收录于《人造人》(,1997)一书。

韩松第一部引人注目的成功作品——长篇小说《宇宙墓碑》(,1991)发表在中国tái • wān的《幻象》()杂志上,小说详细地描述了穿越宇宙的宇航员留下的纪念物和手工艺品,以及这些物品对发现它们的那些人所造成的不寻常的影响。

韩松的很多作品都借着充满诗意的风格来平衡其悲观或者掩饰不住的消极论调。他喜欢含糊其词,甚至在叙述宏伟计划时也是如此,比如,在《红色海洋》(,2004)里,有一项计划是要将基因工程人运送到海底,避开陆地上的生态灾难。他的《噶赞寺的转经筒》(《科幻世界》,2002)英译本theasara收录于《世界科幻巅峰之作》(),幽默地突出了该故事的灵感源于阿瑟·克拉克的《神的九十亿个名字》(),故事启示录式的结尾也体现了这种致敬。

韩松的作品中反复出现一个主题——中国在与西方的竞争中的崛起。在他的小说集《地铁》(,2010)中,各个故事既dú • lì又相互关联,在20世纪70年代,北京地铁系统是现代化进程中的一大成功之举,也正是这一成功阻碍了其发展,在这部小说中,韩松探讨了北京地铁系统的废墟及其未来,不过韩松重构了一个“卡夫卡式”乌托邦,在这个乌托邦里,中国人漫无目的地尽力赶超西方资本主义的繁忙与活力。

他的这种风格在其他的作品当中也有体现,比如《乘客与创造者》(《科幻世界》,2006;英译名,《译丛》,2012),这是一部超现实小说,在故事中,所有的中国人都被迫生活在一架飘浮在半空中的巨型喷气式飞机上;《火星照耀美国:2066年之西行漫记》(,首次出版于2001年,修订版出版于2012年)聚焦21世纪中叶分裂衰落的美国,描写了一次对纽约世贸中心的恐怖袭击,而在出版若干个月之后,小说中虚构的事件真的发生了。

本书所选《两只小鸟》展现了韩松诗意灵动的想法,并且这些想法往往是以超现实手法表现出来的。尽管《两只小鸟》在本书中篇幅较短,但内涵却极为丰富。

我从书架上取下那本五彩斑斓的杂志。打开来,照片上的鸟群哗啦啦猛然地扑面飞来。

我坐在图书馆的阅览室中,心不在焉地翻看这本鸟类学杂志。几乎没有什么读者,除了两个女人。她们分坐在两端,与我形成三角。

清晨的空气涨潮般涌进。我听见一些鸟在外面叫唤。我抬眼看见它们站在高压电线上。他们管这叫麻雀。

被什么惊动,麻雀忽然飞去了。

年轻的图书管理员慢慢走来。他的眼睛像猎枪枪口。他的全身散发着猫头鹰的夜半腐气。

太阳跃上窗棂的刹那,我看见我的坐姿映在桌面,是一只巨大的鸟。

我忙放下书走出去。

除了图书管理员向我投来奇怪的一瞥,那两个女人纹丝不动,看也不看我,只是专心致志地研读手中的书籍。

外面是沉沉的夜。十万年来我一直那么熟悉。星光有一点没一点地漫射。

我像惯常那样投入,于是也成了一片飞翔的夜色。

我的身影投在灯火渐稀的城市上。它的确是一只猛禽。

城市越来越小,被甩在后面。我激动地鸣叫一声。熊熊燃烧的恒星世界,在我的脑海中逐渐清晰。

我的身影落在宇宙五彩斑斓的背景上。

这个背景就是那本打开的杂志。我确信没有人类能够读懂。

每一个字词和标点符号,都与星云、引力、微量元素对应。段落则构成了数学和物理法则。

奥兹玛每天通过图书馆中的杂志,向我传递宇宙的密码,使我在接近她时,不致陷入迷津。

翻开来的宇宙,在我身后扇动页面。我的翅膀被磁场鼓荡,渐渐成了张开的风帆。

我将回溯到五万年前的那个时空点,不舍昼夜地拨动拯救奥兹玛的机关。

“奥兹玛,你好吗?是我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