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远虑近忧(2/4)
有人向关云天建议,让他以卖楼花的方式搞预售,可以筹集一部分开发资金,关云天了解到这种方式的操作程序后,被他否决了,“我是实实在在的搞开发,不是为了圈资金。做传统制造业,昌达集团是有担当的良心企业,做房地产开发,我们仍然坚持同样的理念。”
为了筹集开发资金,昌达集团再次敲开了各金融机构的大门,关云天跟财务总监老丁各自分工,他负责在农行和农村商业银行(原信用联社改制而来)融资,工行、建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的融资,则由老丁负责。
跟农商银行的孙行长见面时,关云天提到想涉足房地产开发,对方很不理解,“昌达集团是全市名列第一的大企业,在传统制造业领域做的很好,为什么突然想起来做房地产?”
“孙行长,因为北部山区的农业项目开发,我有好长时间没来拜访老大哥了,有些事没来得及向你汇报,半年前,我们响应政府号召,参与了几家地方企业的改制,通过一些交易,昌达集团得到了几百亩位于城区的土地。住房商品化是今后的一大趋势,我们想趁这个机会,利用现有土地资源,及时介入房地产市场。”关云天解释道。
“这涉及企业转型啊!昌达集团现有产业怎么办?那都是你们做了多年的产业,一下子扔掉不可惜吗?”老孙跟关云天是多年的朋友,昌达集团的每一个项目,都得到过他的支持。
“不是企业整体转型,现有产业还要继续经营,我们只是把一部分资源和精力投放到房地产市场。我知道你对昌达集团非常关心,但我的做事风格你还不知道吗?一向稳打稳扎,不会把正常经营的项目随便扔掉。”
“如果继续保持昌达集团现有产业的稳健发展,只把部分资源投到地产市场,这个决策我支持。呃,你们这几年在北部山区开发的农业项目,据说效果不错,我们农商银行在金寨、临山和源水三个乡镇的办事处,这几年的绩效都提高了不少,说明当地村民的经济条件大有改观。”老孙道。
“其实,当初涉足北部山区的农业项目,除了配合县里的扶贫开发工作,另一个目的也是想让昌达集团跨出传统制造业的范围,这次准备涉足地产开发,也是同样的目的。”
“嗯,作为企业的经营着,你们做出的决策肯定有自己考虑,不过我不明白的是,昌达集团的传统制造业做得这么好,你们为啥要试图离开这一领域呢?”
“孙行长,你一定知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句话,还有未雨绸缪这样的成语故事,实际上,这样的近忧前几年就有了,只是因为昌达集团在各方面都具有较强实力,到目前为止还能应对自如,才让外界认为我们平安无事。”关云天解释道。
“哟,难道全市最大的民营企业,为地方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做出过重大贡献的昌达集团,也有外人体会不到的苦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