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各得其所(2/4)
“这倒是个不错的办法,只是找个什么借口呢?另外,综合利用项目究竟需要投入多少资金?我们出资多少合适?”
关云天插话道:“综合利用项目的设备厂房、公用设施等固定资产加在一起,大约二百万就够了,这个项目还有个最大的好处,就是用不到多少流动资金,三五十万的,就不用你们操心了,这点流动资金完全由昌达集团解决。”
“那就太好了!否则流动资金也是个问题。至于乡镇出资多少比较合适,我建议你们三方各占三分之一,不知你们意下如何。另外,找什么借口跟县里的职能部门要钱,那是你们的事,就不必在这里讨论了。”刘副县长道。
书记镇长们点头赞同刘副县长的说法,源水镇的陈书记似乎想起了什么,“关总,你说产品在昌达集团内部消化,将来的销售不用操心,销售回款应该不成问题吧?”
“请你们放心,昌达集团每年从外部采购数百亿元原材料,我们还从来没有拖欠过任何一家供货商的货款。咱们可以在企业章程或合作协议中注明每个月或每季度的财务结算时间,到时候三方人员全部到场,对资金和货款进行监督。”关云天回应道。
“几位,跟昌达集团合作,算是你们的幸运,因为他们办事历来讲究公正透明。现在,你们三方算是达成了合作意向,我牵线搭桥的任务也就完成了,以后的事情与我无关,你们自己商量着办吧。”对于基层和企业,刘副县长总是一副热心肠。
“刘县长,你把昌达集团引入北部山区做农业项目,才使山区村民摆脱贫困有了希望,现在又促成了昌达集团跟我们合作,为改变乡镇基层的经济状况操心劳神,虽然这次牵线搭桥的任务完成了,但我们希望你不要撒手不管,项目建成后,还要请你剪彩呢。”几位乡镇领导非常认真地说。
“到时候再说吧,你们抓紧时间商定合作细节,另外,事情定下来以后,如何向县里职能部门要资金,也是一件颇为挠头的事,资金定不下来,一切都是空谈。”刘副县长叮嘱道。
“刘县长说的非常好,既然达成了合作意向,就应该抓紧时间工作,利用这个机会,咱们先把这几件事定下来:第一,草签合作意向;第二,确定企业章程的起草单位;第三,明确三方联系人;第四,确定三方出资比例;第五,确定筹备召集人;第六,确定将来的管理机构框架。只有这些事情明确下来,才能把合作项目往前推进。”关云天道。
“就按关总的意思,接下来一项项落实吧。”四位乡镇领导表态道。
“第一项,我让集团办公室的文秘起草一份合作意向,估计十多分钟就能差不多,然后让大家过目,修订后签字生效。第二项,大家决定由谁起草企业章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