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终究要讲效益(2/4)
这就是涉农项目的特点,见效慢,投资回收期长,利润率低,除非具有相当的经济实力,一般企业不愿承担,也不敢涉足。
昌达集团虽然在经济承受能力方面没有问题,但毕竟是民营企业,最终是要讲究经济效益的,一个项目接连四年亏损,这在公司十余年的历史上是从未有过的,当初做出投资这个项目的决定,多少有点不得已而为之。
面对涉农项目的亏损局面,关云天指示集团公司办公室,详细检索多年来政府颁布的各项惠农政策,他想看看有哪些可以利用。
经过几天紧张工作,集团办公室主任林楠把检索结果向关云天汇报,“这里检索了近二十年颁布的惠农政策,你需要哪方面的?”
“近十年,有利于降低农副产品加工成本的政策,有没有?”
“当然有啦,涉及种植阶段和加工阶段的都有。”
“你组织办公室人员,结合这些政策文件,写一份减免各种税费的申请报告交给我。”关云天吩咐道。
三天后,林楠把一份提请有关部门减免北部山区核桃种植项目有关税费的申请报告交给关云天。
跟刘副县长沟通以后,关云天把这份申请报告送到他的办公室,“刘县长,我们也是没有办法,如果项目能够盈利,我们就不麻烦政府了。”关云天解释道。
“关总,你不用解释了,这件事要怪我们对企业关心不够,把事情疏忽了,本来应该是政府部门替你们想到的,结果让你们很被动,一连亏损三四年。”刘副县长还是非常体谅企业的难处。
“我们做了一番测算,如果在税费方面得不到优惠,再过一两年,这个项目也很难盈利。”
“享受政府的惠农政策本来就是你们应有的权利,这用不着解释,你把这份申请报告留在我这里,下午我就去找县长商量,争取把政府的所有惠农政策都要让你们享受到。”
刘副县长拿着昌达集团的申请报告来到县长办公室,把情况跟周县长做了汇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