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利益之争(2/4)
不仅涉及三个乡镇,关键是牵涉利益分配,将来把厂建在哪个乡镇,肯定有利于那里的税收财政和就业,如此现实的问题,谁也不会拱手相让。
当关云天把这件事向县里做了通报后,刘副县长也是左右为难,在电话里他建议道:“要不这样吧,我先跟三个乡镇通通气,打探一下他们的意愿,看看有没有高风亮节的。”
“那就最好了,如果大家把视野放得更开阔一些,不在这件事情上计较,往后机会多得是。”
当刘副县长跟三个乡镇的一二把手通完电话,把情况说明以后,没有一个乡镇的领导表现出高姿态,谁也不愿把眼前的利益拱手相让。
这也可以理解,毕竟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是很多基层领导的信条,谁不想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如果把唾手可得的利益让出去,不仅对自己的政绩有不良影响,而且还会被当地老百姓唾骂,即使将来调离后,还会受到继任者的埋怨。
面对如此复杂的利益格局,刘副县长也没法协调,他跟关云天商量,想把三个乡镇的一二把手召集到一起,让大家共同商讨解决办法。
“刘县长,连你都协调不了,也只有让他们帮忙想办法了。”关云天道。
三天后,在县府二楼会议室,刘副县长、关云天和三个当事乡镇的一二把手坐在会议桌旁开会,刘副县长主持会议,“各位,今天把大家召集到一起的目的,可能你们都能猜到。没错,由昌达集团投资开发的北部山区涉农项目已经进入第四个年头,按照计划,马上就要展开下一步工作,也就是筹建深加工项目,根据设计单位和食品监管部门的建议,昌达集团想把深加工分做两个部分建厂,他们打算把初加工过程,也就是核桃的去皮脱壳这个阶段放在乡下。”
“这样有利于核桃的外皮和硬壳的进一步处理。”关云天插话道。
刘副县长继续说:“这就涉及到建厂问题,但是,应该把厂建在什么地方呢?关总他们对厂址选择很为难,前两天我跟你们几位在电话里沟通,我看你们都希望把厂建在本乡镇的地盘上。今天召集大家,是想集思广益,尽快把厂址定下来,昌达集团还等着马上开工建设呢。”
听了刘副县长的开场白,小小的会议室鸦雀无声,特别是三个乡镇的六位一二把手,都面无表情地看着自己眼前的桌面,谁也不想率先开口说话。
见此情景,刘副县长逐个点名,让每个乡镇都要表态发言,但被点名的乡镇领导还是支支吾吾,谁也没说出个所以然。
看大家那为难的样子,关云天道:“你们的想法我很理解,作为基层领导,谁都愿意给自己管辖的地方谋利益,这无可厚非,但是也请大家理解我们的难处,昌达集团不可能在你们每个乡镇都建一个厂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