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应对之策(2/4)
老丁把了解到的情况马上通报给关云天,“关总,我已经咨询过了,这件事情可以做。”
“政策上没有障碍?”
“现在的情况是上面既不支持,也不反对,总之,没见上面表态,监管部门的判断是上面默许这样做,据说咱们省内的其他地方已经有了这样的平台。”老丁道。
“那太好了!这段时间你还得继续辛苦一阵子,把进一步的情况搞清楚,看看成立这样的机构需要些什么条件和手续。”
“这没问题,有关情况我会继续打探,但银监部门的朋友提醒我,这种平台最终成败的一个关键问题,在于是否能得到各家银行的认可,如果得不到银行机构的支持,这样的平台就无法生存下去。”
关云天笑了起来,“哈哈哈!感谢这位朋友的提醒,昌达集团跟各家银行的关系,丁总,你应该比我清楚呀!”
虽然政策不禁止成立担保公司,但是找谁来管理呢?这种金融业务,就如老丁说的那样,昌达集团从上到下,没有一个人是这方面的行家,即使成立起来,要是管理不好,平台照样无法运转。
举目四望,关云天找不到一个合适人选来管理未来的担保公司,这让他坐立不安,因为老丁那边的工作进展顺利,所有情况都已打听清楚,开办条件也已具备,只等下一步在工商机构办理注册登记了。
当天晚上,老丁邀请信用联社的几位领导相聚,这也是关云天前两天安排的事项,关云天本来就跟联社的正副主任们关系甚好,当晚的聚会他自然要出席作陪。
席间闲聊得知,联社业务副主任老常,因为参加工作的年限已到,即将退居二线。
“时间过得真快,常主任,想不到你都要退居二线了!”关云天感叹道。
“可不是嘛,关总,不知你是否记得?当初你刚到校园工厂,咱俩第一次见面,那时我在城关办事处当主任,年龄就四十出头了,这一晃都过去了十来年,我当然应该退居二线了。”老常道。
忘了什么事,关云天也忘不了那段难忘的经历,当时关云天从城关中心小学的教学岗位被贬到校园工厂,但校园工厂的原有印刷业务几近枯竭,工厂面临倒闭,关云天接手后决定转产生产红砖,想法虽好,但他面临的第一个难题就是没有资金,关云天以自己和学校同事林楠的名义,用个人贷款的方式,向信用联社城关办事处申请了第一笔共计十万元贷款,作为红砖项目的启动资金,当时,多亏了办事处主任老常的关照,否则,红砖项目就无法启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