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阴阳(2/4)
《阴阳术》是由阴阳学说演化而成的妙术,这些书籍中,多数都是知识理论,而不是武功精义。但要发挥《阴阳术》之妙用,又非需这些理论知识不可。
由于多数都是知识,所以《阴阳术》不算是武功秘籍,而是物品,无法像从系统中抽取到的武功秘籍一样由系统直接灌输记忆到清羽的脑海中。
“也好,若是能真正理解透这些竹简中的知识,我清羽,未尝不能成为第二个黄裳。”
《九阴真经》的创始者黄裳,便是熟读道书,编纂归纳成《万寿道藏》,而无师自通,自创《九阴真经》成为一代宗师。
想到这里,清羽拿起竹简,逐字逐句地分析理解这竹简中的阴阳家学术。
阅读时,体内的先天真气依然还在不断地与天地元气交汇,真气阴阳互转,不停循环,一点一滴地积累真气,滋润身体。
不得不说,系统对清羽最大的帮助,便是这人物卡的武学感悟传输。若非有这些武学感悟,清羽也不可能在短短数月中,从对武学一无所知的普通人,到现在的先天高手。
其中帮助最大的便是东方不败的“天人化生,万物滋养”之意,依此,清羽草创出了“天人转生法”。
这“天人转生法”对清羽的改变,是以目可见的。
若是从前,以清羽的心性,虽会为《阴阳术》而认真去学习,但不会像现在这般沉迷其中。说到底,清羽来自那个物欲纵横的世界,目的性极强,平素对待任何事物,都带着功利的色彩。
这种心态,能成功,但无法在武学上推陈出新。便是不断得到人物卡里的武学感悟,也终究是别人的,无法融会贯通变成自己的,只能像积木一样堆砌着。
如今借着“天人转生”与天地交感,见识到天地的广博,心中的格局自然开阔起来。人依然是那个人,目的性依然极强,但功利心却是淡了,不再像以往那般,只要没用,就直接弃之不理,能真正地沉住心去研究一些东西。
如是沉湎于阴阳家的知识之中,竹简读了一卷又一卷,不知不觉,已至次日正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