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重新出发1(2/4)
带着这样幸福的心情,郝音忐忑不安地拆开了另外一张信纸。
好多年没有跟父母写信了。拿起信纸,一直陌生而奇怪的感觉。她甚至有点焦虑和胆怯,犹豫着要不要打开看。上一次跟父母写信还是在北京读大学的时候。
那时候还没有微信,最多的联系工具是QQ。智能手机限于苹果和三星,昂贵得很多人都买不起。而且高中的情怀还在延续,同学之间更喜欢通过书信联系。
写信,仿佛更有一番纸短情长,少年强说愁的滋味。
书信内容大多写得非常的正能量。谈人生、谈理想、谈读过的书、上过的课、谈今后是工作、考研还是出国。偶尔与特别要好的同学也会倾诉下感情方面的烦恼。但也写得相当春秋笔法,要么隐晦,要么假大空,要么装潇洒。
和高中要好的同学们写信大概两周一次,往往翘首以待,收到后欢欣雀跃,恨不得马上回信。甚至忍不住坐到教室后排偷偷写。
但与父母间的信件,一般一个月才会写一次。就连郝音这样幸福家庭出身的孩子,每次收到父母的信,都没有特别的期待和兴奋,平平淡淡,如同政治任务一样。
给父母回信一般都不急不慢。大多挨到周末。父母有时等不及了,问起信寄出没有,经常心虚地回应,最近学校特别忙。
像郝音回父母的信,都会特地挑在图书馆。沙沙的翻书声和写字声中,用蓝黑钢笔,以无比庄重而严肃的态度向父母汇报最近的学习和生活状况,回应父母对自己各方面的一些疑问和关心。
人说见字如面,讲的读信人的感受。至于写信人,其实往往也很类似。比如郝音写这些字的时候,感觉父亲就在她对面,负手而立。
当然每次回信还会单独写一段话,给她刚上幼儿园调皮捣蛋的弟弟郝乐。无非以姐姐的口吻教导他要好好听话,好好吃饭,少闯祸。然后还附赠一个有趣的小故事。
故而跟钟志文冬夜一吻定情这事,郝音压根不敢主动地汇报给父母,怕被批评在学校不好好学习,或整日问东问西,絮絮叨叨,千叮咛万嘱咐。
郝音甚至到现在都不敢告诉父母,是她迈出了第一步,主动告诉钟志文,她喜欢他。谁都能想象,当初如郝音般内敛的女子,需要多少的勇气,才能主动向另一个摸不清态度沉默内向的男孩告白。
最重要的,郝音该多纯粹,坚定的,非他不可的喜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