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节(1/2)
风吹来,还是尖叫着打在树木上,带起阵阵的涛声。
石坚缩了一下脖子,心想还真是冷啊。这才是十月初。他来到了半山腰处,看到那团篝火旁正蹲着两个人。同样他们也很冷,缩着脖子正围在篝火旁烤火。
石坚大步走了上去,紧紧握住他们的手说道:“赵义夫、王康国,你们辛苦了。”
这两个人也是飞蛾之一,名字叫赵关,字义夫,王权,字康国。虽然他们这一次起了重要的作用,可是石坚是什么人?他不但态度如此的亲切,还一口叫出他们的字。
两人诚惶诚恐,连忙说道:“小的参见石大人,不辛苦的。”
“你们辛不辛苦,又是担了多大的风险,本官心中有数,这次你们都立了大功。但现在不是谦虚的时候,我们先谈正事。”
“是,”两人正色道。
他们从怀里掏出那张吴然冒着很大的危险才弄出的空白印信。
石坚也从怀里掏出纸笔,用嘴在砚台上哈了一口气,破开已经结了一层薄冰的泉水,磨了墨,在印信上写了几行字。如果熟悉元昊的字体的人在这里看到,肯定大奇,因为石坚写的这些字与元昊的笔迹十分地相像。
这也不奇怪,石坚两世为人,都善于模仿他人字体,元昊也写过奏折到京城。石坚拿过来一份,这段时间不能模仿得惟妙惟肖,但也能让别人一时间很难分辨出来。
写完后,石坚又说道:“吴然更辛苦。”
王权与赵关也是点头默认。吴然为了完成石坚的使命,居然甘心做了一个太监,这对一个正常的男人来可以称得上奇耻大辱。特别现在他们看到石坚写的字,也知道这个印信是用来做什么的。这样一来,将会使下面的进攻,伤亡减少到最低程度。
王权又拿出一张图纸,他说道:“石大人,这是小的花了几年时间,画的兴庆府地图,上面也标了各个驻防的地方。”
石坚接过来一看,又夸了一声:“好!”
然后又写了两封长信,一封是写给那个他最舍不得用的棋子,现在执掌西夏右厢军的山遇惟永。还有一封信是写给灵州城的宋军的,也是让山遇惟永想办法送进灵州城。写好后对他们二人说道:“你们先跟着我大军行动,明天一早,当我进攻时,你们立即赶往灵州,见到这个人,将这两封信送给他。然后在苦水川等撤出的我朝大军,一道回国。”
石坚说的他,就是山遇惟永,这些年来也是赵关与山遇惟永联系的。两人点头。
石坚想了想,又写了一封介绍信,上面写了两个人的功绩,递与王权与赵关。然后带着他们来到了哈拉乌沟。
他立即命所有士兵起床。实际上这些士兵也没有睡好,陆继地有掉队的队伍赶来,将他们从睡梦中不断地惊醒。
他叫士兵打开了行李的箱子,里面除了一些冒混过关的茶叶丝绸外,最重要的还有这一次带来的武器以及盔甲。但这盔甲不是宋朝的,而是上次延州会战缴获的西夏人盔甲。不过在这些盔甲上有一个小红星,以示辨认。穿好盔甲,除了少数因为水土不服,或在路上生病的留下来看守行李和马匹,石坚带着六千多人开始了他这一次的疯狂之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