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节(2/2)
石坚再次露出笑容,他庆幸的是他居然穿越到这个时代,他遇到这个皇帝可以说是历史上肚量最大的皇帝。他说:“有时候奸臣用的好,也能为国家谋利,但身为皇帝的只要不断地管触提醒,以免他越走越远。忠臣有时候因为死板,反而用的不好,却成了坏事。比如范大人,气节最高,连我也是赞佩不已,可是他图谋太远,如果让他为相,就会操之过急。因此可重用,但也要节制,所谓暴雨泛滥成灾,春雨润物无声,一样的下雨,但下法不同,效果不同。而吕大人,气度沈严,倒是做宰相的好料子。”
他特地提起这两个人,因为他们现在三十来岁四十来岁,正是朝中的中流砥柱,几年后,假如历史不变化多少,就是他二人唱对台戏。但范仲淹所图太大,导致变法不成功,反而一生流离颠簸。可是赵祯听了却不是滋味,吕夷简屡屡和石坚作对,但石坚却说他可以做宰相,单凭这份气度,吕夷简就远远不及。
“但是吕大人气度狭小,行为保守。他为相可以使国家稳定,但不利于发展,而且容易排挤别人。因此同样也要节制。所以说做皇帝要会用人,用吕大人使朝中安宁,但不要让他把有才能的人排挤走,用范大人,可以使国家焕然一新,但不能让他变动太急。其实朝中只要用好这两个人,基本上就没有大致的变动。”
说到这里,他又想到后来还有富弼、包拯、韩琦、欧阳修甚至他的本家石介,名臣辈出。可是还是受制于西夏,导致宋朝一天天的衰落。
他将眼睛抬向西方,心里默念:元昊啊,元昊,只要我这次安然无事,将在三年内必诛于你!
然后他又说道:“实际就是皇帝不来,我也要到灵州去,哪里毕竟有十几万宋朝勇敢的将士,我不想让他们就此毙命。”
赵祯说道:“石大人,这一次也是母后让朕来的。母后还让朕带一句话给你,她说她对不起你,更对不起身亡的十几万将士。”
石坚摇摇头,心想一句对不起,值个屁钱。他说道:“你回去后带一句给太后,就说朝廷为了安定,制肘武人是对的,可领兵打仗时还是要用武将,否则文官有几个懂得军事的,象夏大人这样的文官又何其之多,甚至有许多人还不如他。最好的办法是武将统兵,用文官做监军节制,这样才能不使武将专有军权,文臣不至误事。”
说到这里,他又是自嘲地一笑,如果刘娥真的这样英明,都不会将自己从陕西调回,这句话说了也等于白说。
然而赵祯也听出了不对劲,石坚今天所说的,好象让他在觉得,石坚在交待后事一般!他迟疑地问道:“石爱卿,这次前去危险大不大?”
石坚一摊手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天知道。”
然而他心里却说:危险大不大?局势恶劣如此,况且还在西夏腹地,最重要元昊还张着一张大网,等着他前去自投。可是他没有和赵祯说,赵祯又不是要他回来,况且赵祯在他心目中亦是弟子,亦是朋友,并不是简单的君与臣的关系。他不想增加赵祯的烦恼。
赵祯这时才从怀里掏出一个平安符,说:“这是堇儿亲手做的,朕和妹妹都希望你能够平安,在朕的心目中,西北十几万大军重要,但爱卿更重要。”
说完后才宣旨,让石坚重新接过夏竦的职务,但加了平章事的头衔。
石坚再次说道:“还是让臣挂个参政知事的外职吧。否则以后怎赏?”
他说的这句话也说到赵祯的心上,同时也是刘娥最担心的事,石坚再这样立功下去,已经赏无再赏!
石坚又说道:“朝廷想要大臣出力,不一定非要官职笼络人心,有的好名,有的好利,有的好官,有的好色,给他们想要的,就会让他们满意。至于臣,最想要的是朝廷的理解。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是司马昭那样的人物。”
这句话在不久后也传遍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