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节(1/2)
没有等到赵匡胤开口,便被皇袍加身。这样说来,赵匡胤根本不知情,是诸将逼着做皇帝的。
可是其中疑点众多。首先皇袍非是寻常物,谁信军中偶得之。其次是夜军营是夜喧哗,将士环营伺立,赵匡胤居然醉酒不知,这要喝多少酒?醉成什么样子?况且那是大军行程路上,作为一个领军主帅,会醉成这种地步?最主要不解的是本因边境告急,可赵匡胤皇袍加身后,率军回京,就没有了动静了。所以有人写道:“千秋疑案陈桥驿,一朝加身便罢兵。”
因此刘娥拿赵匡胤来比石坚是不对的,可赵祯也不知从哪里辨解。不过凭着他跟石坚后面学习的知识,隐隐感觉到宋朝这样做,很可能会搬自己的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石坚也看着赵祯,看到他又长高了不少,露出一阵温暖的微笑。其实抛去两个人的身份,这两人可以称得上亦师亦友的关系。
看到石坚的微笑,刘娥在帘后也松了一口气,看来今天的事好处理了。
石坚行过礼,也开口说话了。
他首先说道:“这些将士今天有了一些功劳,但他们都是用血肉和性命换来的。正所以他们的英勇,不怕牺牲,才有了我们大宋的和平。”
说着他将狄青他们的衣服一个个掀开,可以看到他们每一个人身上都留下无数的伤疤,特别是狄青,他身上几乎找不到一块完整的皮肤。
石坚又说:“他们都是一个粗人,不会说话,你们很容易让他们戴上一个个大帽子,不过看在他们流了那么多鲜血的份上,你们还不要把脑筋放在他们身上。我们大宋现在北有契丹,西夏西夏,以后还要靠他们卖命。”
诸臣知道他说的是固知州的事,可现在石坚大胜之下,一个个不敢言语。
石坚说完了此事,又说:“各位都是大宋的精英,也拿着大宋的最高俸禄,同时也被天下所有大宋子民寄托厚望。所以我还是希望你们能以国事为重,以天下苍生为重。少做一些勾心斗角,相互拉扯的事。我和你们一样,都是读圣贤书的,这些事儿让我感到龌龊。”
这句话让许多大臣老脸一红。
刘娥本来以为石坚相安无事,可没有想到他这么快就发难了。她甚至都没有注意到石坚的自称,本官或者臣都没有用,而用了一个我。
石坚又说道:“更不要将你们的心理当作别人的心理。至少我认为做官不是一种享受,而是一种责任。”
说完后他扭头看着赵祯与帘后的刘娥,将外面的官服脱了下来。
众人让他这一动作弄得莫明其妙,石坚脱下了官服,大家看到他里面穿着一身白袍。他要做什么?
这时候石坚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包,他将小包打开,再次清点了一下。这个小包里是他所有有印信官符。
确认无误后,他来到赵祯的龙椅前,将官服与这小包递到赵祯面前,说道:“太后,陛下,草民累了。”
他将臣改成了草民。
说完后,他扬长走出大殿,可是他的背影却是说不出的落寞与萧索。
一时间,整个大殿几百号人被这一变故吓得连话也说不出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