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大宋之风流才子 > 第227节

第227节(1/1)

目录

看傻了。

原来下边让夏守恩和雷允恭命人挖了一个很深很大的坑,随着一块块大理石的撬起,这个坑的面积比一般池塘还要大。这样一来,所有人都明白过来。原来随着山陵越挖越深,终于触动了水脉,当然这件事可不能让朝廷知道,否则他们几个人的脑袋可全都不保,于是他们命人在下边挖了一个更深的坑穴,这样一来就将水导向了这个坑穴。然后上面铺上石灰将地表的水气吸干,再在上面铺上地板,只要等到真宗下葬后将山陵一封。谁敢再将山陵挖开查看,那怕到时候“皇室”成了地下湖,真宗灵柩就在这湖上如同一个船只在漂啊漂,也没有人知道。

邢中和与夏守恩到了这时候,他们也没有任何理由辨解,只有跪下求饶。

王曾怒气冲冲地说道:“要不是石侍郎发现你们运用石灰的数量太多了,恐怕还没有一个人知道你们的用心。你们这与谋逆有何区别?”

邢中和哭着说:“下官早就说过这下面可能有水出现。初四终于出水了,下官禀报雷使,雷大人却要下官带人这样干的。”

现在反正是死路一条,要不再把雷允恭咬出来,自己死了事小,连全家老小都有可能被满门抄斩。

王曾也早等着他这句话,他让邢中和写了供词签名画押,然后吩咐将他们全部关押起来,连山陵上的几万民工也一个不放。然后他才令人将这个消息用飞马向京城通知。虽然有了心理准备,也得到了刘娥的懿旨,他也不敢处置这个案件,因为象这种敢把先帝灵柩放在水上漂的案子历史上还没有过。同时他还叫刘娥下令抓捕雷允恭。

这份供词加上王曾草草书写的信函在天黑时才送到了京城。但是并没有送入皇宫,却直接送到了杨府,也就是杨令公的家中。

从吃中饭时起,刘娥和赵祯就偷偷地溜出了皇宫,来到了杨家。这件事只有几个最帖心可靠的太监知道。当然雷允恭如果胆子再大些,将珠帘掀开,看到太后寝宫并没有刘娥在,那么他也会改变策略,不至于后来的惨败。

当刘娥看到王曾这封奏折时,气得将奏折一下子扔到地上。无论是谁做了这样的事,刘娥还不生气,但是她对雷允恭那是多么的现在雷允恭权倾朝野完全是她一手捧出来的。后来石坚在查幕后那三拨人时,就直指一拨人很有可能是雷允恭所为。就是那时候刘娥还不是很相信。因此,雷允恭虽然出了京师,可大臣们的奏折还是由雷允恭的亲信传递。

就是石坚初七时将所有的可能与计划说出,她还是不很相信。现在雷允恭单从掌握的实际权利上来说,已达到本朝所有太监权利的顶峰。他只是一个太监,又不可当皇帝,他还要想做什么?

不要她在想这个问题,现在雷允恭也是在怀疑。他见到那个梁冠庆在退下,又在后面问道:“你们当初说的话可别忘了。”

梁冠庆回答道:“放心,事成之后,我们让你成为太师。”

太师与太傅、太保称为三师,太尉、司徒、司空称为三公,宋朝承唐朝制度,这三公三师位于百官前列,特地是为有功劳的宰相或者亲王加官的。其中太师更是这三公三师中的首位,宋朝到现在只有赵普为开国功勋,而且在刀光斧影中扮演了一个不光彩的角色,让赵匡义当上了皇帝,才有了这个封号。后来有文彦博,这时候他还没入朝呢。就是宰相王旦任宰相二十年,只有达到太尉为止。当然到了北宋末,对这个称呼才放松了,有蔡京、童贯和郑绅三人担任过太师。

可对于现在的宋朝,这个职务可以说是一个荣耀无比的职务。虽然它也只是一个虚职,可所有仕人都很向往,想想看石坚为宋朝做出了那么多事,真宗临死都可以说是将皇帝和大宋的未来都在话音中托负于他,也只是一个太子少师。现在这个雷允恭居然想当上太师,这个梁冠庆走出宫去,他的嘴角笑意更浓。

他心里在说:这真如那个少年所说,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不过他现在可没有将这话向其他人说,现在还要雷的势力做枪尖子使唤。

随着他出去,宫中突然发布了许多圣旨。

第一道圣旨就是下给曹玮的,让他带着禁军到嵩山去捉拿窝藏在哪里的xié • jiào匪徒。

不过这道消息也很快传到刘娥手中,当时刘娥感到十分地震惊愕然。石坚通过沙戒的描述,判断出那个匪徒所在的山谷据点离京城并不是很远,曾派禁军在有可能出现这个山谷的周围几个大山里搜寻。这件事也只有刘娥与赵祯,还有薛奎以及杨文广和曹玮知道。就是曹杨二人还是因为石坚必须从他们手中抽调可以信任的禁军,这才透露的。当然这道圣旨是刘娥传达的还不足以为奇,现在刘娥人已经出宫,她怎可能下这道路圣旨,这是雷允恭在篡旨。这也出于石坚所料之中,因为现在朝中旨意都从雷允恭以及他的亲信手中向大臣传达。假如他有心的话伪造出玉玺,就有可能篡旨,还不令大臣怀疑。但他是怎么知道刘娥和石坚在暗中查这个匪窟的事?

这时她又想起了石坚的话:“太后,非是微臣想要冒犯先皇,只是因为这个组织规模庞大,现在只是冰山一角,就已经另人吃惊。微臣想这天龙八部中的第一部天众部,恐怕就是指安插在朝中的官员或者宫中的太监。还有菩萨,在社会中的地位也不会小的。而且他们行事低调狠毒,如果不就着这个机会,很难一网打尽。”

她现在也认为禁军中有他们的人手了,而且官职还不低。否则以雷允恭他现在地位不需要和这个组织交往,也不需要打探这个消息。当然,如果他要行事不轨,很有可能与他们联系,或者他们要联系雷允恭。所有这才有这个托辞退让曹玮毫不怀疑地出京。

这让她更加愤怒担忧。

她又问道:“石大人现在在做什么?”

那个黑衣人答道:“启禀太后,石大人现在正教八王爷的英王妃以及蓉郡主一种新奇的乐器。”

“哦,他倒有谢安之风。”刘娥这才放下心来。这一次虽然经过这少年精密无比的布置,甚至连先帝安葬的日期都有可能推迟,并且还会使宫中喋血,但是犹关到以后大宋的安宁,以及自己与赵祯的生命安全,所以刘娥不悦他这样做,更不悦他事前一声招呼也没有打,最后还是同意。但看到雷允恭猖狂到连圣旨也敢篡改,心中更是担忧。现在听说石坚还有心思教琴,说明他成竹在胸,她才微微放了一点心。

只是杨文广听了她这夸奖,心中却是为石坚担忧了。当时真宗被寇准逼到前线,那时候辽国大军兵临城下,真宗也怕死,他就派人却看寇准现在做什么。那个人回来答道,说寇准现在与将士们喝酒,正高兴着。真宗才放下心。他也说过寇准似谢安之类的话,可后来寇准却因此被王钦若下了黑手,让真宗最后起了疑心。其实相对于石坚来说,杨家对寇准的感情更深一些。当初杨六郎遭到朝中大臣贬害时,寇准曾站出为杨六郎说过好话。现在寇准已经病得很重,返京的速度很慢,可为了他的安全,杨家还偷偷地派了几个忠心的家丁前去保护寇准。

随后各种消息纷至沓来,先是各个尽忠于朝廷的禁军将领被雷允恭用假圣旨调出京城。然后一些陌生的禁军将领来到了皇宫,将驻扎在皇宫里的将领换下。听到这个消息,刘娥也不由捏了一把汗,她到现在还不知道石坚是如何安派的,现在被雷允恭这么一弄,京城全部空虚了,或者真正成了雷允恭的嫡系。石坚能用什么方法来挽回这局面?

最让她担心的就是杨文广也接到假诏,让他也出京城。这样一来,本来苦心安派的让她和赵祯到杨家避开这场劫难,现在也成了纸上谈兵。

这时候那个黑衣人却带来了一个消息,说石坚的马车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