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节(2/2)
在这上边她可不想再让步了,这可以说是她的底线。第一她和杨妃关系莫切,第二一旦不让她尊为皇太妃,也会引起别人的嫌话,认为自己是有意弹压她。
只是王曾看着石坚郁闷,哦,敢情我吵了半天,唾沫都吵干了,却成了石坚功劳。当然他没有想过他那种说法,叫谁听了舒服,那有石坚这样一句话里绕了三八二十四个弯子,让人听得入耳。
吵完了名,还有真宗的山陵,这个好商量,最后一至决定让丁谓做山陵使,太监西京作坊使入内押班雷允恭为山陵都监。
这个雷允恭和丁谓关系十分好,两人勾搭成奸,火借风势,风助火威。现在权倾朝野。
只是石坚听到这里他眼睛忽地一亮,他这个眼神只有赵蓉一个人看到,向他投了一个询问的眼神。
石坚不能当着这么多人面告诉她他记忆里好象丁谓的下台就与这个修造山陵,雷允恭出事有很大的关联,背下里也不敢说,否则真让婉蓉怀疑他是一个妖怪。而且真宗已经晚死了一年多时间,历史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发生悄然的改变。
安排了山陵的事,又要安排朝政,王曾奏可引东汉故事,请五日一御承明殿,太后坐左,赵祯坐右,垂帘听政。因为刘娥毕竟是女流之辈,不好入主殿听政。
可是丁谓想到赵祯和石坚关系,不想让赵祯掌握更大的权利,奏说帝太幼,还不能决定国家大事,可半月召见一次群臣,大事可令太后召见群臣决断,小事可让雷允恭传奏。
这样一来,赵祯等于权利全部被架空,石坚看到赵祯脸色气得发青。他冲赵祯使了一个要忍耐的神情。
王曾听了立即反驳:“丁相,从太祖时就不让宦官参政,这样一来,恐怕会在传递过程中有了闪失,会给宦者造成有机可乘的机会。”
两人又吵了半天,最后刘娥为了权利,还是选定了丁谓的议见。
不过王曾今天犯了牛劲,却让刘娥起了警觉,她怕朝中有更多的人反对她,于是加了丁谓司徒,冯拯司空,枢密使曹利用左仆射,并兼侍中。她示图用这些人来弹压那些所谓的正人君子。
这时候已经很晚了,众臣见到诸事告定,这才离宫,只是刘娥却将石坚留了下来。
刘娥对他说:“石侍郎,你陪哀家吃过晚饭。”
石坚知道她是有话说,于是称诺。
刘娥看着众臣走远,才对石坚说:“石侍郎,哀家用了丁相,你心里有没有意见?”
石坚沉默了好一会儿才答道:“太后,现在朝中大事已定,太后还是不需要那么小心,固然丁大人维护着太后,可说句不好听的他维护太后是假,维护自己是真。微臣估计这样长久下去,朝中正气无存,奸邪之气旺升,反为不妙。”
他看到刘娥还在沉吟,又说:“或者说比如王大人刚才争执不休,他也是对事不对人,并不是想动摇太后的位置。”
他看到刘娥还在蹙着眉头,知道想让她放下疑心病是不可能的,而且他还知道赵祯并不是刘娥的亲生儿子,于是又说:“太后,微臣认为丁相并不是真正帮助你,他是认为女子见识少,想独揽大权,欺上瞒下。不过你若能掌握住局面,也没有关系,不必要考虑微臣的感受。不过丁谓此人奸诈,还请太后小心了。”
刘娥这才点点头,她一生无子女,现在经过真宗主动提起,群臣的默认,她已经把石坚当作半子。别人说出这话,她也许还会着恼,但这少年可是真正的忠心,而且善解人意。他这也是说的是心理话。赵祯则在一旁做了一个砍头的动作。让石坚差点哑然失笑,他知道今天丁谓的一番话更让赵祯对丁谓恨上加恨。
刘娥还叫来了正在哀伤的赵堇一起用餐。现在赵堇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小的姑娘,也开始发育,如果是旁的大臣,不可能和她在一起共宴。不过在刘娥的想法里,两人基本上现在已成定局,就差最后明媒,不过因为真宗的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