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节(1/2)
》,现在都调到江陵担任江陵府知府。
又过了半个月时间,江芨将所有船只改造完毕,在泉州所有大小官员祝福和欢送下向大海深处出发。
现在随着他离开的消息传出,皇帝在等待,宋朝文武百官在等待,商人在等待,百姓在等待。
他们这次若能成功回来,除了验证小神童的神奇,更会带来小神童所说那种粮食种子。南方还好点,北方有多少旱地,那时大宋就不会为粮食发愁。小神童在将这种粮食推广后,也没有办法拒绝真宗的召唤,进入朝庭,别说,现在真宗最想念的人就是石坚。商人则在期盼着他们能够平安回来,那么不但石坚会放开棉花的种植方法,他们有了领路人,也会踏上寻宝之旅。那可不是寻宝之旅吗?一只破碗儿都能换来大笔黄金。
只有那些老儒们抱着若得若失的心态。如果此行成功,将打破他们学到千百年来留下的观念。
其实在不知不觉中,和州那个神奇的小孩子成了所有大宋希望的所在。
最叫人奇怪的是朝中忠奸两党对石坚都持有认同的态度,现在连寇准也不说石坚的不对了。对于这点真宗很满意,他心想:这就对了,这样的少年,你们再说他不好,朕就罚你们也写出一首《水调歌头》来。
时光如梭,转眼到了元宵节,开封府是一片繁华景象。特别是石坚《青玉案》传出后,家家都买来灯笼挂在门口,将开封变得繁星点点。
可这时,那个神奇的少年又在和州干了一件大事。
第031章符号
外面的传言,石坚依稀知道一些,这也是他从绿萼和红鸢口中得知的。他现在真的连门也不敢出了,他每一出门,守在外面的人看向他眼中闪着狂热、兴奋、敬畏、好奇的光芒,这让他感觉很不好,有点象前世动物园里的大熊猫一样。而且连那些老年秀才也恭敬地向他请教学问。他们还对自己这个毛头小子自称晚生,这叫他哭笑不得。这时候他也忘记了一件事,他可是被皇帝封为龙图阁侍制。这才是皇帝第二道任命,到了皇帝下第三道任命时,任谁也想到比这个官还要大。况且他留传出去作品很少,但无论是每一首词,都让天下人惊艳。学问不论年龄,先达者为师,那些老年乡下儒生有这样称呼也是应当的。
石坚只有坐在家中苦读经书,幸好他前世坐办公室坐成了习惯,还不着急。看到石坚几乎每天每刻都在拿着纸笔,这让人更加敬佩。什么叫书山有路勤为径,学好无涯苦作舟,这叫是!
石坚唯一的娱乐就是每天早上做做体操,打一套太极拳。所谓楚王好细,天下柳腰,这种体操和太极拳也传了开去,现在和州每天早上都有人做体操和打太极拳,情景颇为壮观。或者他用竹叶吹着曲子,每当这时,他就会沉浸于对前世的思念中,那种悠然的感伤让所有来到石家门前的人都听得想要哭。他们不知道这个少年少年得志,名闻天下,还有什么感伤的,他是在思念着苍生劳苦,还是在思念先父母不能看到他现在的风光(多数人认为是这种可能,因为他们从石家那两个小丫头嘴里得知他非常想念他的父母,好一个孝敬的小孩子)石坚在他们心目的形象更为完美。
但是听得多了,总有聪明人记住了大多数曲子,和州城里乐妓紫燕有一天坐在石家门前,一言不发,她拿出古琴,奏出一曲《梁祝》。
石坚听了惊奇,《梁祝》这个曲子很长,他吹的时间都不长,而且很零乱,又不止一首曲子,这个乐妓竟然从千万曲子中将《梁祝》大多数曲调记下,可以说是一个有心人。
他对这种古琴可不会弹奏,于是等她奏完,他还是用竹叶吹出真正完整版《梁祝》,当吹到曲末梁祝双化蝶时,紫燕已是潸然泪下。然后石坚有意大声对绿萼和红鸢说:“我给你们讲一个故事。”
他将《梁山泊与祝英台》的传说讲出,绿萼和红鸢说道:“少爷,他们好可怜哟。”
这时在外面的紫燕若有所思,她忽然对着石家大门施了一礼,说道:“奴婢谢过石相公指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