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节(1/2)
一大盒的,比起胡大胖子跟魏军的名片,简直没法比。
道士嘿嘿一笑,转过头继续玩电脑,马六也随手包名片放进口袋,没在意,在他看来,这名片上连个头衔也没有,大半也是江湖骗子用的招牌罢了。
一觉睡到早上九点半,准时醒来,一整天继续跟着道士谈天说地,马六这才发现,这道士不仅对谈经说道很有心得,连天文地理历史文学几乎是无所不通,谈到股市更是滔滔不绝,大有放眼天下舍我其谁的气势。
而这道士也发现,马六虽然穿得普通,却还真算是肚里有货,堪称博学多才,两人这一番交谈,倒还真有几分惺惺相惜的味道。
第三天早上,火车终于到达上海站,马六跟道士分开,道士又嘱咐马六以后有事了可以找他帮忙,这才提着那只黑色的包包离开。
道士一出站,全转过头盯着火车站顶部那几个巨大的招牌,喃喃道:“上海,我又回来了!”
“申总!”
一行十余人突然出现在道士的身边,这些人年龄从二十多岁到五十多岁都有,每个人都穿着得体,一看就是商业精英,每个人都恭敬的稍稍弯腰,等道士回过身来,每个人的眼神中都有抑止不住的狂热崇拜和敬服。
第四十一章狼窝
在弈城上,马六取名叫癞蛤蟆,但他并不认为自己的目光就真如蹲在井底的癞蛤蟆一样短浅,虽然没有出过十堰城,但偶尔也上网瞻仰过大城市的风采,知道上海是一座现代化的国际城市,但真正出了火车站,马六还是有点感撼,入目处高楼林立,其楼房的高度让他只能视,与十堰那座最高也就十多层楼房的山城相比,两座城市的差距让他感觉一时有些适应不过来。
蹲在出站口,马六虽然穿的是范思哲,却依然难掩平头百姓的猥锁,穿上龙袍也不像太子,一包烟在火车上已经跟某位“得道高人”在洗手间糟蹋完了,马六先去附近的超市买了两包烟,一包是七块五的红双喜,另一包则是中华,这是准备一会儿给魏军介绍的新老板准备的。
继续蹲在出站口的一角,马六抽了两根烟,看了看眼前行色匆匆的人群,总觉得自己与这个城市有些格格不入。
就算心里等得有些不耐烦,马六也没给魏军打电话,他是打定了主意一直蹲守下去,这座城市对于他来说,还很陌生,也无亲无戚,他甚至想,假如魏军介绍的新老板不来接自己,是不是应该找家小旅馆住下来,然后再去找份工作,至于什么工作,他无所谓,只要能活下来就满足了,老瘸子说了,上海是真正藏龙卧虎之地,是他的福地,也是一座充满机遇的城市,而他现在既然来了,最大的愿望当然是先活下来,至于安顿好之后又当如何,他不敢想,要是有时间有条件,最好能去看看那座塔,那条江。
不远处的大娘水饺的店门口,一辆奥迪a6一直安静的停在那里,一位满身流气的年轻人坐在车子里,看了看马六所在的位置,然后打了个电话,抽根烟,吞云吐雾的同时随着一曲重金属旋律摇头晃脑。
年轻人蓄着平头,很短的那种,像是从劳教所刚刚被释放出来的好汉,摇头晃脑的样子却像极了街头的流氓。
跟马六隔着广场遥遥相望,年轻人也不着急,看看时间不早,估计是有些饿了,去大娘水饺吃了碗饺子,再回到车上,马六也已经端着一桶泡面在那狼吞虎咽,脚边还放了一桶,年轻人笑了笑,摇摇头,等马六解决了简单的午餐,年轻人也有些佩服马六的耐心。
去附近的报亭买了几份报纸,一份是新民晚报,一份是新经济观察报,还有一份则是青年报,马六将一份看过的报纸垫在屁股下面,手上摊着报纸翻阅,一副悠闲的表情,看得入神处还会皱皱眉或是展颜一笑。
马六像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绽放在出站口的一角,出站的旅客走了一批又一批,似乎永远也没有结束的时候,而来来往拄的行人也都会下意识的看上马六几眼,暗暗寻思这位仁兄是不是在七浦路淘了件山寨版的范思哲,倒是人模狗样,只是那猥锁的样子,却像极了流浪汉。
作为当事人的马六是没有这种觉悟的,在十七胡同打拼了这么多年,他是敢一人单挑一群有些流氓无耻的小媳妇的超级猛人,这脸皮的厚度实在不能与常人相提并论,悠然自得的哼着小曲儿,乐呵乐呵的抽着价值3毛钱一支红双喜。
广场对面那辆奥迪车中的年轻人终于接到老板的旨意,穿过广场,一步一步的走到马六的跟前,也不说话,就盯着马六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