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节(1/2)
道:“你放心天塌不了,朕还真想看看他们能玩出什么新花样来,真若能有些新鲜玩意,也不枉朕花银子养着这帮子废物!”
“有父皇这句话,儿臣就敢施开手脚,大干一场了!”陈烨兴奋的说道,但却在心里暗暗叹了口气,谁说古人见识少,眼界浅,我弄出个现代名词才稍微透出那么点意思,他就一眼识破我心中的算计。
大统甩动了一下大袖,在精舍内踱着步,沉思了片刻,说道:“我大明是重农抑商的,朕若当你那个什么董事长,也许会让天下商贾以为朕放宽了抑商的国策。商人狡诈贪鄙,区区小利就敢铤而走险,此端一开也许会生出什么祸患来。”
陈烨笑道:“父皇多虑了,儿臣倒觉得,朝廷适当鼓励有财力的子民经商不仅无害,反而于国于民大有好处。”
“哦?”大统疑惑的望向陈烨。
“商道开,会带动百业兴盛,物质商货的南北东西流通,会使大明国富民强的,儿臣举个简单的例子,再有一个多月,广东、福建、浙江的桔子就成熟了,可由于咱大明不鼓励甚至变相禁止民间商贾将产于这些地方的桔子倒运转卖到北方,牟取差价,因此层层设卡,上下盘剥以商课重税,导致桔子成熟只能在这几个省内各州府县买卖,远了就因无利润,无人愿做赔本的买卖,而桔子在产地价钱低廉,桔农慢说挣钱,能图个温饱已属不易。可是朝廷若取消关卡收税,商道一开,产于南方的桔子就会通过水陆倒运到北方,一则能让北方的老百姓吃到新鲜的南方桔子,二则不仅商人得利,桔农也因所产桔子销出,得了实惠,生活不仅慢慢有了温饱,还能扩大再生产,种植更多的桔树,产更多的桔子,这可是一举三得,何乐而不为。”
“若是没了沿途关税,他们倒是舒服了,朝廷又怎能从中受益?”大统问道。
陈烨道:“原本朝廷就已有农税,再层层设卡盘剥已属不该,更何况所设关卡收取的商课又有多少真正进了国库?如此害民害国的苛政,儿臣以为早就该取消。再则,儿臣再以桔农为例,由于税收过重和商道不兴,桔农只能死守那点种植桔树的土地,不敢有丝毫非分之想,而朝廷只能收取那点可怜的田亩税,想开源多为朝廷收税,只能望洋兴叹。父皇,若商道兴,桔农得到实惠,就敢扩大种植面积,也有余力上交更多的田亩税,这才是富国之道。真若是天下百业都如此,父皇又何必如此计算,过穷日子!”
大统眼神一闪,微眯着眼瞧着陈烨,半晌,淡淡道:“载圳,你很聪明,学会了四两拨千斤的本事,你这招先以溪水试大海的伎俩,最终会发生什么,朕心里清楚得很。”
陈烨微笑道:“儿臣斗胆请问父皇,儿臣错了吗?”
大统眼神又是一闪,有些烦躁道:“无关对错,朕若真的照你这么做了,后果会很严重的。”
陈烨无所谓的一笑:“既然父皇不愿意,就当儿臣什么都没说,儿臣还是安分经营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是正经。父皇,若没什么事要吩咐儿臣,儿臣告退了。”
心里一阵懊悔,语多必失,假冒王爷成功,有些得意忘形了。可扪心自问,自己怎么突然说出这么一番犯忌讳的话?
陈烨脸色暗暗一变,眼中闪过一抹恐惧之色,难不成当真在潜意识里认为假冒成功,就得陇望蜀起了觊觎之心,想?!身子微微一颤,眼神发虚的偷瞟向大统。
大统静静地看着陈烨,阴郁的脸慢慢浮起一抹微笑:“朕现在有些明白他们为何不教你文韬武略,甚至是帝,而是要教你一身医术了。载圳,你不会不清楚他们为何这么做吧?!”
陈烨脸色又是一变,额头上已开始隐隐渗出汗珠。大统瞧着陈烨的脸色,微笑道:“怎么不说话,你是不清楚还是不知道?”
陈烨脑子电光石火,事到如今,懊恼自己轻率已无济于事,说出的话已是覆水难收,唯今只能硬拼了,后果如何,看老天爷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