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节(1/2)
的兴起的湖南籍协统古烈在计算了双方兵力后,趁着对方无功而返的时候,发动了掩杀攻击,以四千不到的对等兵力,给对方造成了近两千人的伤亡,并顺利攻克大町,日军余部两千余人收容残兵,在白马村一带布防,并迅速获得了对方一个旅团的支援。
在这样的情况下,古烈从容率领部队撤回防线。等待敌军的下次进攻。对于他来说,这场战争除了培养杀气之外,没有任何意义。
好在明年就可以回国了,这个地方也只是个轮战的地方而已,犯不着为了别人的土地而拼死拼话。
这也是一零一,一零二镇在天海官兵的普遍想法。
所以,轮调命令来的正是及时,十二月,从军部拆分出来的陆军部下达命令,第一零一、一零二镇撤调国内,天海事务由今年刚刚从德国返回抵达威瀛府的第二零一,二零二镇负责。
轮战的格局正式开始,这种格局将持续十多年之久。
对于那两个国家来说,军事上天海国如果离开了我的帮助,他们将迅速被乃木犀典陆军部长统调的大日本王军赶下大海。所以,为了保持日本局势的平衡,必须得撑着他。
军部这次拆分,也开始了中央各部的大洗牌的序幕。
从军部拆分出四个部,兵役部主掌征兵,兵器部负责国防兵器国家层面的研发、招标,以及军队装备保证等方面,海军部维持原样,陆军部则全面负责陆军军事部包括民兵的训练作战。
这样的四个部,配合原有的后勤部,以及本年度新设的总参谋部,构成了军事力量的中央级权力架构。
军事方面的部门,不在内阁管理之列,所以人选全部由我以及负责陆海军事务的王大臣醇亲王负责遴选。
而中央各部,也渐渐开始细分,从最早的六部,慢慢扩展开来,渐渐的也形成了近代的行政管理体系,新的各部设置将在明年逐渐与公众见面,随着各行各业的发展,行政体系自然需要扩容,并且建立起一个服务型而不是统治型的行政体系。而随着行政体系的扩大,原有的办公地点也就越来越显得拥挤。所以在勉强将就着使用国会馆的同时,也开始在再南一些的位置开始兴建新的政府办公地区。
而军事方面的机构,则全部迁移到城北办公。
到了年底,在我派出钦使调和天日矛盾之后,双方签署了为期一年的停火协议,这也给了新去部队适应环境以及准备作战的时间。
12月1o日,瑞典,载滢代表中华帝国皇帝,领取了诺贝尔和平奖,与他一起领奖的,还有来自瑞士的杜南的后人、他于1864年创建了国际红十字会、另外就是法国人帕希,他创立了现在已经几乎没有任何作用的法国国际仲裁协会。
物理学奖则颁发给了德国的伦琴,他发现了x光,化学奖的得主是荷兰的范托弗,他提出了化学动力学和渗透压定律,生理学奖项对于未来的一次大战至关重要,凭着血清疗法方面的巨大贡献,德国人贝林领走了这份奖项。文学奖嘛,这个基本是与中国人无关的,法国诗人普律多姆领走了奖金。
这个奖项的消息经过教化部的大肆宣传,也让全国有志于强国的人们看到了具体的方向,在这些科学门类中取得一定的突破,也成了许多人的梦想。也就是这一年,中国的科学体系才正式的建立起来。
顺应这个形势,我也开始绸缪着要建立国家科学院,以汇聚科研人才,为先精英型而后普及型的科学体系莫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