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节(1/2)
你们专任,拟好了直接呈进御览。”
拍了拍手起身,看了看张之洞道:“香岩公,你今年年齿几何啊?”
“回皇上话——”张之洞听我问的亲切,老怀一畅,欠身回禀道:“老臣六十有五了。”
我闭目不语,似是计算的样子,良久启口道:“你是朕依赖的股肱之臣啊,替朕好好地做好这个位子吧,这些年国家大兴,你居功至伟。你故里何处?”
张之洞有些唏嘘的样子,稍稍有些茫然地抬起头回答道:“回皇上话,臣故里乃是直隶南皮,皇上垂问……”
我拍拍他的肩膀,显现出感慨的样子,叹气道:“香岩公良臣,良臣啊。传朕旨意,李鸿章,张之洞着晋文华殿大学士,赏双眼花翎,衔太子太保。香岩公故里直隶南皮府附廓县改地名之洞县,少荃公故里妥徽庐州府合肥县,改称鸿章县。”趁着张之洞闻听这么一个突如其来的超级恩荣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摇摇头叹息道:“少荃公殁了。”说着,眼泪也流了下来。
“啊——”张之洞惊闻此讯,也是反应不及,一怔之下连谢恩都忘了,怔怔的定在那边,嘴巴张开着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我初闻噩耗的时候,又怎不是如此,好不容易平静下来耐着性子看完袁世凯的奏章,这才出来散心,心头一直压着这么个事情,现在说了出来,总算情绪得到了释放。
收了泪,张之洞也回过神来说了些什么,谢恩是肯定的,想必李鸿章的死对他触动也不小。我迷糊着,他说什么我几乎都没听清,好不容易心绪转了过来,指着行政体系框架图道:“好了,朕看这一套班子都还行,你们再拟议些时日成进来,朕总理,朕给你组阁权,拟个名单呈进来朕看。有什么想法,也一并写条陈进来。自你始吧,内阁总理大臣,任期年限五年、连任三届,着为永例。”定了定,吁了口气道:“少茎公的追谥,香岩公,康有为,梁启超你们定一下报给朕,还宜应追认,你们也一并报上来。”
张之洞等人点头应诺。我看了看张之洞老态的样子,叹息道:“朕回去了,过些日子你们一起递牌子进宫来见朕。”
万岁声中,出门而去,李鸿章的死,让我心中不由自主生出了一阵难过。
第三卷251章工业井喷
自上而下或者自下而上的行政体系改革,牵涉的方方面面前很多,从统治型的树形统治架构转向为服务型的网状行政体系,其中的困难绝非是几道谕旨,几年急进就能改变得了的。这也是我下定决心把官制统统梳理一遍的原因。
冗员多,办事效率低下,是过往那种体系的弊端,这些诸多方面的弊端从行政效率上来说也会束缚经济的发展。这也是张之洞为首的新政体系下的新官僚系统之所以落心落力的办这件差事的原因。
帝国发展了几千年,这套行政体系始终没有大变过,那是因为经济体系没有怎么大变过。如今经济体系已经非是过往那种小农经济为主体的社会,所以,变革是势在必行。
张之洞作为经济内阁的总负责人和责任人,同时又是行政体系的最高责任官员,我在看着他的经济答卷,他只有花上两倍的心思去把这两件相辅村成的差事办好,才能不负我给他的连任三届总理大臣的暗示。
我能让他上,也就能让他下,他自然懂得这个道理。
李鸿章的故去我是特意点醒他的,给李鸿章的那是哀荣,给他的是生荣,这其中的差别,他岂能不知?从他的角度来说,唯有鞠躬尽瘁的办好差事,才是不辜负皇恩,不辜负前程的唯一选释。李鸿章的追谥定的是文忠,算是文臣的一流谥号了。择子袭伯爵,另恩荫一孙进士出身,故里县治改名,这些都是对人臣恩遇极隆的赐赏了。他的死,也正好给了我一个再次向全国发送最强政治信号的机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