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光绪中华 > 第400节

第400节(1/1)

目录

退出以换取美国对德国世界政策的支持或者说起码是持中立态度的表示,这是一个双赢的结果。德国的策略很正确,与其与英国在南美争风吃醋,还不如把南美的利益放弃,换取美国的支持而集中精力与英国在该争夺的地方使劲。亚洲有中国,欧洲是自己经营地重点,非洲再暗中给英国上上眼药,这盘棋下的才有劲。凭自己的实力,在全世界范围内挑战英国,那是蠢蛋的行为。至于英国,也可以利用这个机会,腾出精力来全力把布尔人收拾服帖,而后再从欧洲出发,走回把德国遏制在欧洲的老路,联合西边的法国,东边的俄国,南边巴尔干再好好的贴贴补补,这是有胜无败的棋局。

世界上无论何时都会有矛盾,区别在于大小而已,而如今的时局,正是各方矛盾已经公开化但力量还没有积蓄完毕的时候,所以,这个和会的时机挑选的是刚刚好。

而英国一极独大的局面也必须有所改变,这个世界早已不是四百年前的世界,大国都有自己的尊严和意图需要贯彻,所以,一个大国分赃的机制才能让每一个大国都满意。世界上渐渐崛起的新势力也需要世界事务的发言权和支配权,如果这些要求得不到满足,那么就要通过战争的手段来实现。

后世的史实也证明,一极独大的世界不可能是一个安全的世界。苏联解体后美国一极独大,世界的安全局势反而不如以前,局部战争频繁暴发,正是两极制衡中的一极突然消失后力量出现不对等的必然局面。

所以,我举行这个会议的目的,真正所图的,并不是一个所谓的和平的伟大目标,而是需要建立一个两极制衡的平衡局面来给我营造一个掌握在我手上的亚洲局面,如今的局势已经明显的很,无论任何势力,要在亚洲有所图谋或是要实现某种意图,都必须经过我的同意,或是假我的手代劳。

当然,我说的亚洲只是太平洋地区的亚洲而已。

德国英国不用说了,就连那个刚刚吃了大还丹躲进深山老林练内功的美国,在亚洲问题上,这几十年里要看我的眼色行事。

而且我也深深地知道。矛盾就是矛盾,指望调和来平息矛盾那是傻瓜才会有的想法。英国在统治世界的数百年里,哪一个强国的崛起不是经过血与火的淬练,德国的统一就先后有统一战争、普奥战争、普法战争的连场大战。战争早就让这个民族培养起了不可一世的信心,国力地增长必然的就伴随着全民信心的增长。要说德国没有对英国的战争意图,那虽然是德皇亲口说的,但那也只能代表德皇个人。德国的军界和民间,但凡有点抱负的人,谁不希望德意志帝国能建立起世界级的威权?丘吉尔将一战归咎于德皇,是不公平的,德国民间的呼声恐怕比德皇本人的意志还要强烈。

对于英德两方来说,都需要一个喘气的时间,现在由我给他们。

而明年除了这个事情之外,也是新世纪的开始。我也在酝酿着一场政治的巨变。

亲政以来建立的无上威权已经到了顶点,我的国家也正如德意志的崛起一样,天下大国的思想也早已在年轻一代中树立了起来,要有所变化,明年正当其时。

全国范围的军改也将在明年全部完成,两位醇亲王先后主持这项事务,已经昭示了皇帝对这件事情的重视程度。而随着载沣的崩塌,再不开眼的人也知道这件事情上皇帝不会容许任何人搞什么鬼,所以,新的醇亲王的军改任务,几乎是水到渠成,许多地方封疆大吏们都是提前把事情办好了,醇亲王一到,只要走个过场,几天的功夫就完全建立了一个新的兵役制度和征兵制度。

到明年结束,一个第一级的现代兵役制度就将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比之后世的全国范围统一征兵,如今只能受限于交通和大规模投送能力的限制。兵员的异动范围只限于全国四个方向及京畿附近而已,随着技术,工业以及基础设施的大规模建设,十几年后兵役制度将全面向后世看齐。

目前全国兵力一百七十余万,其中要淘汰掉油子兵,大爷兵三分之一,留一百二十万人的常备军为宜,再在接下来的十几年内每年替换三十万左右的新兵。到一九一四年的时候,全国的常备兵力可以随时扩充到五百万左右,这样的陆军规模,足够完全实现国家的意志了。

至于海军方面,也是同样如此,目前的海军常备兵力在十万,其中战斗兵力在三到四万,到了一九一四年,视工业能力完全可以扩充到四十万左右。届时德国人已经开始运作的所谓维多利亚公主护卫舰队,只要我愿意,就完全可以起码拿一半回来用。

这个全国军事变革的蓝图,也是帝国在下个世纪的根基所在。

而有了明年军队大定的保证,借重着历年所累积的威权,官制再改革一下,厘清一下眼前朝中的局面,换一批新的能员上来,把经济和工业搞上去,再厉行刺激科技进步,普及基础教育,十几年的时间,足够一个国家再发生一次脱胎换骨的变化了。

有了这样的一个计划,再辅之以全民普查,推行中华民族教育,更改国号和年号也就是水到渠成,国号改为中华帝国这样的万世可用之国号,年号永改中华,与西方的公元纪年也正好可以接轨,以此为标志的全民全国大革新,就从1901年开始了。当然,奠基已经奠了好几年了。

在筹划日本攻略的时候,注意过当年的一个新闻就是小约翰斯特劳斯的死讯,让我想起来我的国歌,要请人新弄一个中国人习惯的中式曲调,配上嚷嚷上口的歌词,从小学就开始配合教化部教育部联合审核的全国通用教材,培养帝国的下一代。

可以想象,十几年后将要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年轻一代们,每一个人,都是从六七岁蒙学时念着这样的课本,耳边回荡着教师们忠君爱国的教诲,耳濡目染着自己国家的大国气象,他们将会是怎样的一群军人?怎样的一支中华的王者之师?

第三卷248章谈判桌上的交锋

张之洞连续数年的布局及辛苦工作终于有了回报,1899年的经济数据显示出他给我交出了一份极其令人满意的答卷,标志性的成果是在钢产量上,该年全年全国钢产量终于提前一年突破了我的要求,达到了五百七十二万吨。

而以他为核心的新政系官员,也经过最近几年的权力倾轧后,大批量的登上前台,从中央各部,到地方统理民政及经济的方面大员,几乎全国都梳理了一个遍。中国传统官场的派系斗争终于在如今这个特定的年代发挥出了他良性的一面来。

传统儒家讲究个人修养,而如今皇帝交办下来的任务,显然是一个人无法dú • lì完成的,无论他的个人修养有多高。新儒党的全国统筹在这方面弥补了缺陷,使张之洞指挥下的全国工业建设形成了一个新儒党官员阶层的共性目标。中国的官员大道理是懂得的,只要解开了为什么要大力拓展工业,以及传统士农工商的阶级划分的心结,他们在政绩的压力下,自然会使出十二分的力气去办差事。

而由于目前的工作重点并不在反腐层面,所以清政衙门这几年的任务大方向也被张之洞再请旨之后定在了查抓虚报高报数据的欺上瞒下等行为上。这样也基本保证了数据的真实性,减少了类似亩产数万斤等对经济工作有百害而无一利的行为的发生。

吏部当年颁行新的五年考功条例,也充分显示了目前形势下国家对于工业,农业,教育这三样硬数据的重视,年末的官员赏罚,也基本根据这三个数据来进行。所以,这年末的官员再来一轮涤荡后,新政系官员在朝中更是成为主流。

这一年的大宴群臣。比之数年前新政伊始时,少了许多的老面孔,而出现了许多四十岁左右的少壮派新政官员,气象更新之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