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节(1/1)
之后,兴奋地说道:“你们放心去,这次不成咱们还有下次,五条飞艇怎么也有bā • jiǔ千斤炸弹,统统的送给老毛子放炮仗,本大帅在地面上给你们鼓劲,你们成功了,咱们地面上也干得有劲,回来给你们一一叙功奏保!”
轰然应诺声中,第一次飞艇大规模轰炸拉开了序暮,当然,这只是丁汝昌一时气愤下的突发奇想,却不料就此竟然鼓动了两条战线的轰炸大比拼了。由于陆上防线准备的好,加上有掷弹筒和马克沁机枪的短距防御配备,后面还有远距的87毫米行营炮,人数上又占优,怎么也不会惧怕对面的俄国人的。
是否反攻就看飞艇的轰炸成果了,当然,也要看上谕,进攻可不比防守,对方也有哈奇凯斯机枪,莫纳辛甘步枪的有效杀伤距离也不短,所以,从爱兵的角度讲,还是宁愿守在防线里,没有极好的机会,轻易不能出击。
飞艇在经过了几乎一整天的航行后终于到达了伊尔库兹克上空,黄昏的残阳给了他们指引,对着大规模的建筑群扔炸弹就行了,加上一点点的判断力和对地面建筑物分布的思索,飞行官很快就将飞艇飞到了毗邻贝加尔湖,又有明显的向北路线的建筑密集区上空,第一颗炸弹试探性的丢了下去爆炸之后,军人的奔跑和集结方向又给了第二次指引,所以,四十多吨炸弹几乎全部倾泻在了辎重仓库上空,因为完全想象不拿这种攻击方式的缘故,俄国人并没有什么防备的意识,一些炮弹箱甚至还是露天堆放,好将仓库留给容易受潮的棉衣被等保暖物品。随着严冬的临近,这里越来越不适合人类的活动了,更别说是作战了。
四十多吨的炸弹纯粹靠人力,依靠简单的滑板设置扔了下去,除了飞行员之外,每个人都是累得筋疲力尽,然而看着底下熊熊的火光和冲天的烟雾,间歇还有冷枪和连串的引发爆炸隆声而起,每个人也都是乐开了怀。在用唯一一部艇载电台与地面联络并回报战果后,趁着夜色踏上了回程。
来时容易,回时是很艰难的。因为这个往返距离其实已经超过了理论上的最大航距,落地的时候是绝对回不到库伦的,要是运气好的话,说不定能靠近库伦近一点,而且还不能走一丝的弯路,除了罗盘指引外,还要靠飞行员的经验和判断。
当然,从北方吹来的凛列的寒风也能帮上他们一点忙。冬季的寒风除了带来能冻僵人体的寒冷之外。还幸运的给了他们额外的动力,一路高速难返,兴奋头过了之后地孤独感和疲累简直能要了人的命。高空的严寒更是令他们呼吸都很困难。
好在这些人命大福大,在第二天天刚蒙蒙亮的时候,飞艇也失去了动力,在恰克图以南五十多公里处失去了动力,抛下了缆索就坐等地面的救援了,所有的人都瘫倒在艇舱内闭上了眼睛,重重地呼吸着。
丁汝昌这下扬眉吐气了。第一天吃的憋第三天一早他就找回来了,在连续第二晚全面骚扰之后。在判断出对方炮兵的跑弹供应已经出了问题后,他的炮兵开始发威了。似乎是在与敌人赌气或是嘲笑对手,他几乎使用了与对手第一天相同的战术,一个半的炮团近一百九十门大小火炮加上一个营的一百二十余副掷弹筒,持续炮火攻击了半个小时,将敌军的防御工事几乎炸得一片废墟,亲临前线指挥的丁汝昌一声令下,以棍布扎布的三千蒙古铁骑为首的骑步兵集群冲锋开始了,这一次丁汝昌动用了他中军大营及附近部队的近三万人。除开担负炮兵责任的接近三千人之外,两万余人的骑步兵摆出就要硬吃吃掉对面的楚库柏兴的姿态来。
俄国人当然不知是计,侧翼的防御兵力立即就上了当,纷纷向楚库柏兴方向靠拢。丁汝昌的战术大获成功,正面强突楚库柏兴的兵力是进退皆在掌握,要是敌方没有援兵,就势就能调集兵力,强行吃下楚库柏兴。要是侧翼有援就立即转为佯攻,等侧方的友军的行动。他这股三万人的部队实在来势太猛,对方根本想不到这一股大兵力尽然也会有佯攻的意图。来了的援兵战也不是,退也不是,不一阵就接获了本方阵地失手的消息。
楚库柏兴原有两个师的军队据守,其中有一个团的炮兵,这也是当日吃掉恰克图的兵力的基地了。丁汝昌报仇的心思照胳然若揭,战至中午,丁汝昌的三万人就在恰克图突前的位置,对小城楚库柏兴形成包围之势。他的对面是对手的本方兵力和西线来援的一个师,加起来是四万多人,只是被丁汝昌的炮火一直压制着,疲于奔命的这个骑兵师在机枪的压制下,无法组织起有效的冲击,而城内的炮火又始终帮不上忙,这时候又传来后方阵地被突破的消息,指挥官波拉图基耶夫大校恼怒的失去了理智,尽然命令后撤,不管楚库柏兴的死活。
楚库柏兴的俄军不敢出来也是有道理的,他们面对的是中方装备最精良的三万人,长短火力搭配合理,在小城外构筑了临时的简易工事,没有三五倍的人力,根本不可能吃得下来,如果贸然出城,那么很有可能面临部队被打散,防线失手的危局。
丁老头一怒之下的爆发,就争取了这么个有利态势,到下午时,大部分仍是身着单衣的俄军士兵也知道了伊尔库兹克连环爆炸的事情,整个东部防线又被冲垮,楚库柏兴眼见就要落入敌军之手,面对敌人的优势火力,又组织不起有效的反击,一时之间士气低落至极。
当天下午,波拉图基耶夫师在面对抢占了他的防线的一个清军步兵师时,突然发现该部队的战斗实力也是强得惊人,在bā • jiǔ挺马克沁机枪面前,他的骑兵根本没有任何用武之地,只得看着喷吐的火舌不断的将自己的战士击倒,无奈的抛下被俘虏的友军近一个团的步兵而北撤。
当天的战事就是这样结束了,对比起西线的沉闷来,北线尽管第一天有些狼狈,但是丁汝昌一到前线,就策划了这样一场攻势,算是尽扫晦气,所以士气高昂之极。唯一美中不足的是这一天的炮弹消耗量几乎打光了前线的所有储备,当然还有子弹,机枪shā • rén固然是厉害,不过吃起子弹来也不含糊,丁汝昌这一天这一挥霍,后勤部的人要跑断腿,从库伦不断的望北方送消耗物资过去。
这种攻势可不是每天都能打得起的,就像俄国人一样,第一天挥霍得很,到了第二天就哑火,第三天就得挨揍,而且后勤的辎重中心也被炸毁。短期内看来只能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了,好在清军也需要时间休整,所以北线暂时的就安定了下来。
相对而言,西线一直维持着一种低烈度地持续的对抗。在第三天丁汝昌的攻势开始全面启动后,侦查飞艇曾经大规模地出动过一次,希望要么能发现对方的小飞艇,报上一箭之仇,要么就看看对方的后勤辎重中心的位置,熟悉线路,为着以后的大规模轰炸作准备。由于丁汝昌在行动前并没有将预案报给聂士成。所以聂士成隐隐有些不快之余,也不想学样子做。他还是在等西安的轰炸飞艇。
所以他有点担心西线的俄军在接获伊尔库兹克的惨重损失报告的情况下,是否会将辎重中心后撤,又或者分散隐蔽,所以,在等待的日子里,除了每天处理前线的琐碎战报,察看北京送来的邸报和报纸之外,就是每天命令飞艇不间断的巡航,监视敌军的后勤储备地点的变化。当然,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寻找那个小飞艇并击落。
天山南路的防备也没有放松,库车等城都有新的部队派去,训练原有的绿营使用新式武器,并组织起有效的防线,以防备敌军绕过伊犁那固若金汤的三角防御。
战局在开始几天的热烈之后,就进入了僵持阶段,其实也用不了多久,俄军就会受不了的,因为西伯利亚的寒风已经开始渐渐地向南吹袭而来,没有棉衣御寒,任何人也扛不过这个冬季,北路的小尼古拉大公指挥的俄军肯定会有新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