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节(1/1)
努力。
俄国的妥协是有原因的。俄国人在中国北方防线上的愚蠢行为已经招致了英国的强烈警告,根据中英联盟的约定,英国有义务在远东范围内共同对付俄罗斯的挑衅,所以,在我下令驻英国公使向英国方面交涉后。英国立即表现出了绅士的守信风度,与俄罗斯进行了交涉:如果俄罗斯坚持继续他在远东挑衅大英帝国盟友的举动,英国将对俄罗斯作出必要的举动来保证大英帝国的远东利益。
在英国通过土耳其的订购战列舰订单后,尼古拉二世突然发现,他的帝国想向南迈出哪怕是一英尺,也是那么的难。土耳其人牢牢地扼守着黑海的出海口,而且这个国家的军人似乎永远都不会放弃洗刷耻辱的梦想,从而恢复往日那个超级帝国的荣光。
法国人在这次事件中始终保持沉默,尼古拉二世能够理解他的这位新盟友。巴黎机制还没有发挥出设想中的作用来,德国与奥匈帝国,当然还有意大利王国的军队似乎随时都可以将高卢人赶进大西洋。在尼古拉二世面前的欧洲地图上,他正在试图为俄罗斯找到一个出口。重新回到远东?
远东铁路的工程在修筑到一半时戛然而止,需要继续下去吗?尼古拉二世还没有拿定主意。
法国人的主意已经拿好了,法国人绝对不愿意单独对抗法国东面自上而下的那三个国家的威胁。所以,法国需要英国的庇护,尽管有一些法国人很难忘却那场普法战争的屈辱。但是大多数天性浪漫的高卢人常常会被巴黎的繁华生活消磨掉他们本来就不多的斗志。
经过这次危机,法国人发现德国似乎比以前更加有力了。而英国的庇护还远远没有达到让法国人放心的程度。所以,很多人开始思索,远东那两个国家,从哪方面来讲,法国都不应该与利益作对。中国人能提供订单,日本人恐怕在交付了那三艘战列舰的款项之后,也许一个子儿也拿不出来了。别忘了,法国还会借钱给他们,这笔钱,花得值么?
似乎一触即发的欧洲全面战争,就这样在各方心思各异的格局下,借着英国人的调停与干涉而止步了。欧洲又回到了过去的那种秩序,但是很多聪明人都知道,这只是各方还需要积蓄自己的力量的缘故。
这种迹象明显的不能再明显了,德国人正式开始了海军计划,同时在远东战争中大放异彩的飞艇生产也在大规模进行,回到德国的齐柏林伯爵得到了国家和民间的大笔投资,使得这位飞艇之父获得了继续完善他的梦想的黄金机会。他们开始研究制造载重量高达二十吨的巨型飞艇。而眼光敏锐的欧洲各国,也开始研制自己的,或者直接购买德国人生产的飞艇。当然,大英帝国,法兰西共和国还有俄罗斯是买不到的,他们只能靠自己。
英国呢,英国似乎永远不会停止他们前进的脚步,在皇权级及改进型皇权级开始服役之后,他们总结了一些经验教训,特别是远东海战中的超视距海战模式引起了大英帝国巨舰设计人员的注意。他们已经开始了一项新的划时代的战列舰计划,这项计划的名字叫做——“dreadnought”——无畏。
当然,这场索非亚危机所影响的绝非仅仅是欧洲,在几个月以后,欧洲人特别是在这场危机中几乎置身事外的浑浑噩噩的西班牙,将会发现自己要为自己这段时间混乱的国内局势以及沉睡的姿态而付出沉重的代价。
遥远的大西洋彼岸,一直在封闭中观察着世界的美国,已经到了开辟新的市场,新的投资方向以及获取新的原料产地的阶段。在这段时间内,美国国内的报纸已经开始鼓吹对外扩张的思想了,尽管这与之前的美国习惯有些差异。
但是当美国认真地睁开眼睛开始寻找自己出击的方向时,在世界地图上,他们已经很难发现等待自己去开辟的处女地了。
非洲几乎是英国人与法国人的天下,亚洲的印度和中国,英国人死死的看守着,东南亚法国人已经插入了高卢雄鸡漂亮的尾雉,而美国向南,又几乎是西班牙人的地盘。
美国人发现自己动手得太晚了。那么怎么办?抢,虎口夺食。当然,如果是一头年老力衰的病虎就更好了。
谁说世界和风劲吹?
第二卷156章马关初谈
马关,本州岛最西端的城市,虽然在日本有关东的男儿关西的女的传统说法,但是马关同样也不失武士彪悍的民风。
城中各町,都保留着幕府时代的旧式样,城中的旧武士,和新式作派的居民和谐的共处着,当然,这都是去年的事情了。
这是1894年的9月15日,中日双方庞大的政府代表团几乎包租下了全马关所有的高级旅馆,以及驻泊码头的清军皇家海军舰队,载滢从国内带来的亲兵,李鸿章以内阁副大臣兼国防部长之高位,这段时间,在马关的中方军政人员几乎每天都有近两千人在岸上晃悠。
在关西发达的风俗业得到了大量的照顾的同时,马关的警察也忙乎坏了,梦想破灭的购买战争债券的,响应天皇号召捐献全部身家的,由于错估形势而扩大生产准备往朝鲜倾销的小工厂主,本来就已经属于社会的失意阶层的旧武士,在马关街头到处闹事,频频与清军水陆士兵发生冲突。从10日以来,已经发生了十七起殴斗事件,其中十五起引发枪击,日本人死伤三十来个。地方当局紧急与清军代表团进行了谈判前的磋商,互相约束。
这城内的局势是稳定了下来,但是马关承这南面与九州岛隔海相望的唐户地区,聚集了大批的失意人,哀号声与摔碗声经久不绝,自杀的闹事的斗殴的几乎就没有停止过。担负外围警戒的警察也体谅这些已经失去了希望的人,根本就无心理会,由其自生自灭。因为,警察先生们自己也快要活不下去了。在小道消息流传着一个惊人的消息,言说清国两个全权谈判大臣已经提出了要求,割让九州四国岛之外,额外要割让中国地区(日本的区划),马关也在割划范围之内,另外还要赔偿白银一亿五千万两。由日本政府每年税入扣划。粗略算下来,二三十年是起码的。他们这些吃官饭的人,日后是哪国人还说不定呢。政府那群该死的混蛋,可把天皇和大日本害惨了,海滩上许多人都这么想着。
的确,他们听到的流言没有错,此刻城中的春帆楼上,以烹饪河豚闻名的厨子们都被赶了出去。这里已经成为中日第一轮谈判的地点,骄气十足的载滢脑门子油光水滑,大大咧咧的将一叠文书扔到了谈判桌对面,一抖肩膀,将抵挡秋寒的披风抖落给了身后的戈什哈,向身边的李鸿章作了个示意,一起坐了下来,看着对面站立迎接的日方政府代表团点了点头道:“都坐吧,能爽快点就爽快点,这是御览过的约文,贵方签字画押后咱们也就轻松了,看看吧。”
李鸿章微微一笑,点了点头冲伊藤博文道:“伊藤君,滢贝勒说的,便是实情了,贵方阅览完毕,咱们也不必多费口舌,中日仍是好朋友。如今西风东渐,我们远东诸国均是信奉儒家,本是应当和睦共处。共御西夷,日本犯了过错,至有前面数月的遗憾,李某也深感痛心啊。伊藤君……”
伊藤博文率领日本政府代表团恭敬地鞠了躬坐下,迎上李鸿章的目光坦然道:“中堂大人说的对,中日本当和睦共处,万请贵国大皇帝陛下及诸位大人多加垂怜大日本之处境,中堂大人也说贵我两国共奉儒道,还请贵国垂仁恕以至大日本……拜托!”说完又是一鞠躬。
“日本二字之前,不得加大。”未待李鸿章开口,载滢板起脸孔,哼了一声道:“此为万事之基,若日本不去尊字,大清为汝等去之。”
伊藤博文不好措辞,尴尬一笑,向载滢点了点头,伸手捧起约文,脸色顿时一变,叹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