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节(1/1)
甲舰,跟海上的棺材也没有多少分别。
战列舰时代来了,一个有智慧有眼光的国家,将与海上霸主——大英帝国一同在这个时代起跑。德皇威廉二世应当庆幸,他的国家比真实历史上要提前几年起跑,从中国人那里辗转获得的皇权级设计图纸使得他的国家比真实历史要早上几年拥有开启时代的战列舰。
如今,在这个名之为战列舰时代的起跑线上,领先的英国人身后是中国,德国。而昔日排名列前的海军国家俄国与法国等国,还在沉醉于铁甲舰的设计制造上。这就是一个新时代所带来的好处。开启革命性创造的国家,可以大规模的跨越过原有的位置,超越思想停滞不前的国家。历史,无数次证明了并且证明着这一点。
当然,由于德英皇室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虽然德皇威廉二世已经有了出剑的决心,但是在公开场合,他从未将矛头对准英国,在他的公开讲话里,英国从来都不是德国的敌人。用他的原话来表达他内外不一的矛盾吧:“英国与德国暴发武装冲突,哦,不,这是我最难以想象的事情。”的确,哪怕是对于英国这个国家,他也是爱恨交加的矛盾。
或许,这位先生就是一位矛盾的综合体,他从未考虑过他长远要实现一个怎样的目标,他也没有考虑过英国人的结盟建议,尽管一直以来,与英国结盟也是德国的一种很有市场的思想流派。从他自己角度出发,他也曾经考虑过这样的路线,但是每次在有可能实现这种目标的关头,都有这样那样的原因促使他放弃,也许,他是觉得与一个强势的国家作盟友,有辱他的身份和德国的地位。做一个强者的盟友,有时候是要牺牲一些东西的。德国是一个大国,一个强国,德国有德国的世界政策,但是这种政策在威廉二世陛下的心中,仅仅停留在名称上,威廉从来没有想过他所谓的世界政策,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政策。所以,他永远是个矛盾体。
这种矛盾,正给了我利用的机会。当然,他也同样需要远东的中国,来吸引大英帝国的注意力。
六月,即使是在北欧的德国,也能感觉到酷暑的威力了,气候象远东正在进行的那场战争那样炽热,但是在柏林皇宫前的广场上,近三百人的清军留德军官团在醇亲王载沣的率领下,精神奕奕的肃立着,等待着德皇威廉二世陛下的接见。笔挺的德式军服穿在身上,虽然看上去有些不合身,但是配合上剪的很短的板寸,任何一个人都显得很精神。这其中,最年长的叫赵秉均,时年三十岁,除开载沣之外,最年轻的叫吴佩孚,时年二十岁。
“这是中德友谊的象征!”远远传来威廉二世的声音,尽管德国早已建立了欧洲第一个由成年男子普选产生的议会,进入了所谓的民主时代。但是由于俾斯麦为自己考虑的设计,并且加上他崇高的威望与无可匹敌的能力,议会根本无法控制政府,在他下野后,德皇威廉二世继承了政府控制权,所以,这位有着浓烈男子气盖的皇帝在德国拥有者至高无上的权威。
伴随着豪爽的笑声,威廉二世大踏步地走了过来。与队列前方的载沣亲热地握了一下手,哈哈大笑起来。
“敬礼!”载沣身后的赵秉均一声喝令,近三百人的队伍齐刷刷的举起了右手,向德皇表达着敬意。
“很好!”威廉二世用他健康的右手向队伍作了一个示意。清了清嗓子道:“你们,都是德国陆军培养出来的优秀军官!军人的典范!从你们开始,中国这个伟大的帝国将感受到来自德国的友谊,在你们以后,我们还将迎来第二批,第三批来自远东的客人。这是德意志的荣耀!我热切的希望——你们,能够将这种荣耀,在远东发扬光大!”
站在他身边的载沣面上始终保持着微笑。这是一副和谐的景象,第二天,这一幕就会出现在报纸上,中国和德国都需要这种曝光,英国人会怎样研读这一副景象,那就是他们的事情了。
同日,德国的新闻界有一个类似于猜测的报道,大意是德国军方向中国表达了向远东派遣官方德国军官教导团的意向,这也引发了一些猜测,似乎德国正用这种方式来报复俄国的背叛,试图在北极熊的后方安插下一个钉子。而也有相当多的舆论认为这是德国在向大英帝国示好的方式,总之,各种猜测的版本层出不穷,这也拉开了欧洲新一轮的政治变动的序幕。
当然,这件事情是真的,德国希望在远东显示出他的存在,派遣舰队是不可行的,德国没有英国那样的实力,而且德国的根本利益在欧洲。德皇的这步棋,只是希望在亚洲的事务上表现出德国也有话语权,德国人办事就是这样,再拥有了一支欧洲最强大的陆军之后,他们需要显示这种力量的价值。
还是那句话,凡事兴一利必生一弊,尽管这种宣布消息的方式避免了一些尴尬,但这种事情对于两国与英国的关系还是产生了微妙的影响。
用英国外交人士的话来说,德国人开始显露了他们咄咄逼人的一面,德国人就是这样,在谈话即将开始的时候,德国人总是喜欢掏出一柄上了子弹的shǒu • qiāng放在面前,于是,参与谈话的人都会明确地感受到这种威胁,他们别无选择,只有联合起来对付这种威胁。
同样的,英国对于中国是否会接受德国的这个提议,也表达了谨慎的忧虑。在拥有了一支足以傲视远东的海军并且这种优势在今年年底还会继续增强的情况下,他们会接受德国人的帮助,去试图建立一支足以震撼世界的陆军吗?如果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是,那么,这个庞大的帝国意欲何为?
载沣的军官团与结束了访欧行程的载滢外交代表团包了一艘邮轮,离开了德国,也离开了欧洲的中心,留给欧洲的,是对世界的焦虑和疑惑。当然,还有载滢留给德国人的大批订单,克虏伯公司等军火公司成为大赢家,中国人订购了大批火炮,qiāng • zhī,以及一些钢铁公司的设备等等。克虏伯公司随即宣布将在中国的武汉与天津两地之间选择一个当地的枪炮厂作为合作伙伴,组建克虏伯中国公司。
德皇威廉二世在临别宴会上宣布欢迎齐柏林伯爵在德国本土扩大飞艇生产线,德国陆军和海军将采购大批的陆军军用飞艇以及战列舰舰载小型飞艇。
在这个夏天,除了中日两国的战争之外,这场欧洲的外交大戏成为最热门的事件。整个世界都在受着这个事件的影响。法国与俄国选择了失败的日本,这是一个可以理解的无奈的选择。在这两个相对愚蠢的国家眼里,与崛起中的中国接触会引起英国人的警惕,他们缺少德国人的胆量和资本。并且,中国人与自己有过冲突,而且在利益上,法国与中国必然会有冲突。法国必须在远东寻找一个盟友来保证自己在安南的利益。
中德关系的迅速升温,从目前来看,这纯粹是由于德皇威廉二世的个人一时发热,但是我绝对有理由相信这位有着远大理想的皇帝不仅仅这么简单而已,他这是给我机会,也是在给自己机会。尽管他在性格上有这样那样的缺陷,但是他绝不是一个无能的庸主。
但是,我的回应绝不能太过炽热,在面对德国人递过来的热情时,我选择了冷处理——答应德皇的建议,但是暂时停止了第二批赴德军官团的选派,一来是因为战争未了,二来也是为了避免英国人的警惕。另一方面,德军军官教导团的到来也委婉的要求德国人在明年年初德皇生日以后再来,德皇的生日是在1月27日。为了不太过打击德国人的善意,我私下里向德国使者表达了将在明年五月份访问德国。那时候,我正好安排完大比的事情,顺便带留德军官团去,带德国军官教导团回来。从安全角度想,到那时候,海军的六艘战列舰经过半年的训练,也可以正式成军了,那样的舰队作为皇帝的座舰和护航编队,安全和威仪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