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节(1/4)
在的佐世保市的北方而去。由于飞艇回报,南面的波左见町一带,地形复杂,而且有日本军人经过,恐怕有埋伏,所以聂士成选择了佐世保市的北面,打算从佐町和松浦市穿插,直接进入相邻的佐贺县,然后命令舰队停止炮击,大部队直接进入长崎,搜索他所认为藏匿而实际并不存在的日军隐藏兵力。
而天上有飞艇看着,也不怕有什么意外,即使是三万人一同袭击登陆场的一千人,在舰炮和留下的七八挺马克沁的防护下,不撂下个万儿八千人,也休想冲到海边。当然,日本人哪有那么傻,他们冲过来跳海自杀吗?
在这样的状况下,还没有接战的战局正在向着一种较好的方向发展。
不过世事就是这么奇怪,有时候给己方带来最大伤害的,往往会是自己人。如果局势一直按照聂士成所想象的这样发展下去,那么长崎城一定会避免掉那场浩劫。但是,聂士成部向佐贺的运动,使得山根信诚师团误判了形势,也正是他的莽撞举动,导致了火烧长崎悲剧的发生。
让我们将目光收缩到九州岛的战略层面上,当日下午二时许,聂士成部开始运动到长崎城的侧后方,试图躲避聂所认为的城内隐藏兵力。同时,第二波登陆船团在舰队护航下抵达熊本,轻而易举的占领了空城,统兵官直隶提督叶志超。
而海面上,山东新军戴宗骞部,正在翘首望着东方,兴奋而又无聊的消磨着时光。
日军方面,山根信诚部一万人已经撤退至有田川(叫有田的小河)一线布防,这里已经远离了清国海军舰炮的射程,山根信诚的目标就是在这里狠狠地教训一下支那人。为了这个目标,他甚至放弃了长崎。
第二卷140章长崎攻防战(三)
悲剧完全发生于一场误会。清军的误会来自于他们的统帅聂士成,从聂大帅的角度来说,长崎高达三万人的武装部队不明去向,他必须要对自己的国家,自己的部队负责。所以,他选择了一个较为安全的进军路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