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节(1/3)
是无可能阻止日军的登陆了。只有指望北面船团能够快些到来,在海上多击沉一些运输船吧!
八十海里外,琅威利和林泰曾正努力地看着南方,依稀有炮火的声音传来,南来的海风似乎也能吹来硝烟的火药香味,但是邓世昌所说的登陆船团这样的巨大的肥肉,才是最关键的。在这一刻,琅威利还是与林泰曾爆发了一阵小小的争吵。
原因是林泰曾想不管南面,直接向东驰援定远。毕竟,刘步蟾是老战友,而登陆船团那边的对手袁世凯,与自己八棍子打不着。
但是琅威利却说服了他。以巨大的战功和优势,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理由,现在往定远舰的方向去毫无意义,因为时间差还没有完全拉开,很有可能在半路就与日本主力舰队狭路相逢,仓促迎敌,敌我共险,就无优势可言,而且,我方还比对方少一艘铁甲舰定远。
所以,不如与定远取得联系,让刘步蟾北上或南下暂避,然后待主力舰队收拾完登陆船团后会合,在半途等待日本舰队回航,那时候以有心算无备,可操必胜。而刘步蟾的定远舰,在得到己方通知后,不会有任何风险。
林泰曾点了点头。
事实上与此同时,桦山资纪也作了一个重要决定,眼前的情况表明,敌军主力舰队并不在元山,很显然一定是在津轻一线,所以,大舰队直扑支那舰队的尾巴,也是可操必胜之举。所以,放过了势单力薄的致远,抓必胜之机去了。
许多年后,日本出版了一本书,书名叫做《如果日本也有无线电》。
第二卷131章津轻圈套
海上战局瞬息万变,在战后,西方媒体和海军届对此役的评价在于飞艇和无线电的运用,使这场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蒸汽铁甲舰之间的海上对决从一开始就不是一场公平的对决。在清国海军广泛运用了空中视野开阔的飞艇来指挥编队作战以及部份炮瞄指挥作用,使得海战双方更像是一个身高臂长的健康人,使用他的长拳来攻击一个盲眼的短臂拳手。
由于有炮瞄飞艇的指挥,清国海军脱离了原本一海里左右的传统海战距离局限,从而在一开始就可以占得先机。而日本常备舰队,虽然在总吨位和单个舰只的吨位上,都占有一定的优势,但是这些,并不足以弥补他们在视野上的落后。
而日本后世的军史研究者,对于这次有决定意义的海战,也有着相似的意见,在一本书名叫《天照大神阖眼》的专业书籍中,对于书名的解释就表达了对于西方军界这种观点的认同:书名一层意义在于日本舰队的眼睛,不如清国海军看得那么远。另一层意义在于屠杀太过惨烈,天照大神不忍心看见他的子民遭受这样的厄运,从而无奈的阖眼。
然而实际上,日本常备舰队并非是完全没有获胜的机会,双方的射击精度都是惊人的高,在百分之二十一二左右的近战射击命中率,代表了世界范围内的海军最高的技战术水平。然而,在远距离的射击精度上,由于有炮瞄指挥飞艇的存在,清军与日军之间的水平差距,甚至要比国土面积的差距还要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