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节(1/1)
故醇贤亲王入葬,辍朝一日,各三品以上臣工陪同送葬。故醇贤亲王曾呈进豫杜妄论,所以,有什么妄论就不要呈进了。其三,自即日起,工商部即行编制五年计划,一月后呈进御览,诸臣工也可计议计议,有什么条陈都可以呈进。最后,乾清宫离内宫太近,朕为了表明禁止后妃外戚干预朝政的立场,自明日起,朝会改在皇极殿。无事要奏的话,即行退朝。”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山呼万岁后,百官退朝,偌大的乾清宫清静了下来。
李鸿章的军部最近在忙着海军定购战列舰以及各地新军统计及统一整编的事情,在我的授意下,全国新军都要由军部统一制定军服,后勤部统一负责粮饷,管理也将由中央垂直管理,避免日后成为地方军阀的可能。李鸿章本身就是地方军阀出身,所以让进了中央的他来负责杜绝这些,很是对路子。
而新购战列舰的工程也在顺利进行,不过英德两国不约而同的提出了在中国的船厂进展可能会晚于本土建造的那一艘,这也让我动起了另外的心思。海参崴那边倒是有一个造船厂,是俄国人留下的框架,尽管俄国人对船厂有一定程度的破坏,但是设备和规模都在那,倒是可以利用起来。只是我们自己缺少利用的能力,所以我又动起了将这个船厂卖给德国人的心思。
让载滢那边试着跟德国人联系,德国的汉堡船厂很快就答应派人来考察。但是消息不知道怎么就传到了英国人那里。所以,这两天欧格讷又开始来烦我了。
不过在我眼里,这个英国老头还算好打发,在我向他分析了中国希望利用英德两国的技术来发展自己的造船工业的苦衷后,又向他抛出了为期两年的官员留英培训计划这么一个糖果,欧格讷的不满果然很快就被消融了。因为按照这份计划,在不远的将来,中国将会出现一个庞大的亲英国的官员阶层,这种政治上的隐性好处的价值是无法估量的。而德国除了一些商业利益之外,与英国没法比。而且,德国在远东没有军事存在,与大英帝国的影响力不可同日而语。
在打发走了欧格讷之后,我起驾去了醇亲王府,去看望几位老福晋,嫡福晋那拉氏,是光绪的亲生母亲,与我自然有更多的话要说。
说了一阵闲话后,我提起到子嗣的事情来。那拉氏皱起眉头来道:“是啊,这是件大事啊。皇帝无嗣,储位空悬,的确容易让小人心生妄想来。唉,说起来恐怕真是我害了皇帝……”
我一愣,这从何说起……
那拉氏红肿着眼睛解释起来,她有一个毛病,就是信奉给小孩不能吃饱的观念。宁愿给小孩吃很少,导致小孩身体差,老大早夭就有这个关系。这次醇贤亲王入葬,也要将那个死去的孩子移坟,估计她也是想起旧事来了。
不过说着说着,一旁陪着的载沣突然插嘴道:“皇上,听我额娘说,阿玛很能生男孩的。好像跟她说起过有个什么奇人教过他什么来着。”
“是吗?我怎么不知道?载沣你这孩子不早说?”那拉氏眼睛一亮,打法载沣赶紧去叫侧福晋刘佳氏,跟我感叹道:“是啊,你阿玛生了七个男孩哪,都没一个格格。我怎么就没想起来呢?”
第二卷117章一五计划
刘佳氏是载沣的生母,所以这醇王府内,地位也就是仅次于那拉氏了,说起生儿子的事情,怕是想起了故去的老醇亲王,有些伤感的样子:“说起老爷……唉,咱姐妹两个一共给老爷生了七个阿哥,老爷倒是说起过以前救过一个姓胡的御医什么的,那人指点过老爷……”
我眼前一亮,的确是非常的神奇啊,短短十几年的光阴,老醇亲王在自己的两个老婆身上,就生下了七个儿子,是儿子,都没一个女儿。这背后照理来说该有奇人指点才是。看来就着落在这个胡姓御医身上了,但是奇怪的是,为什么这么久了,我在意统绪延嗣的焦急也很明显,为什么这家伙不主动跳出来求进呢?
“妹妹这么一说……”那拉氏像是想起什么来,勉力思索着道:“这孩子老家是江宁府的,当年好像是跟长毛匪乱有些什么瓜葛,好像是因为老爷为他说了些话,才免死最充配到皇庄为奴……”
这番话一说,我心中已经有了大体的脉络。既然是在皇庄上,回头让内务府派人去一查就能查到。心中已定,便不再在这个问题上多做纠缠,不然传出去人家还以为我这个皇帝成天问一些内家修炼的法门呢。
笑了笑道:“过两天阿玛要移梓宫入寝,儿子那边已经让辍朝一日国家同悲了。陵寝也是阿玛生前选定的,儿子请额娘千万保重身体。”想了一想,还是问那拉氏道:“近来儿子也常想让额娘进宫去,好让儿子能就近孝顺才好。额娘千万体恤儿子这一份孝心。”
那边刘佳氏身子一颤,她自然是极愿意的,那拉氏一进宫,虽说名分上进位太后,比她又要高上不少,但是醇王府内可就是她一个人至高无上了。而那拉氏却面色一沉道:“皇帝,是谁劝进这个的,你一定要把他杀了。国无规矩不成,你阿玛在你进宫之时,就呈进过《豫杜妄论》,就是怕日后有宵小要给他加皇帝尊号,虽说这里面有让老太后放心的意思。但是你阿玛的心意你也应该了解。如今要我进宫去享福作太后,这自然好。可是这么一来,把你阿玛又往哪搁?几十年后,我又怎么有脸去见你阿玛?”说着说着,眼圈就红了起来。
我连忙解释说这是我的主意,我本来是想让她进宫帮我管管后宫的,她性格刚毅,对于后宫那些后妃宫女太监们是个震慑,而她又不像老慈禧那样喜欢干预国事,享受方面也没有那么讲究,是个太后的好人选。只是她这么一说,我也不好多说了。
见我没吱声,那拉氏继续道:“皇帝,我进你们爱新觉罗家也几十年了,早就是你们爱新觉罗家的人了。说句古老传下来得不好听的话。我这个姓氏,进宫去做太后享福,说不定非你我母子之福。”说到这里,她像是已经忘记了我是个皇帝,而是一个几十年没见过的孩子,伸出手来抚着我的肩,哽咽着道:“儿子,只要你心里时时有额娘,在哪里孝顺不是孝顺?我能为了享那点清福就害了我的儿子的江山?”
我知道,她没说完的话也许就是指她姐姐吧。载洸扶着她的手臂,闻言也不禁点了点头。我见这个样子,也就不再多说什么。
一副母子相宜图画,刘佳氏与载沣对看了看,也是眼睛湿润。
载沣立了军功回来,整个人显得成熟了许多,身子看上去也健壮了不少。我拉了他过来,笑了笑道:“一家人团聚,不要这个样子嘛。如今看载沣也能为国立功了,朕这个皇帝可高兴着呢。载沣,现下朕都不知道该怎么安置你了,本来是打算让你去学堂帮容大人办学的,你在那边镇一镇,也能帮朕不少忙,现下你立了军功回来,朕倒有些舍不得你大才小用了。你自己来挑挑?”
“奴才还是愿意去学堂,多学点本事,多给皇上办点事。至于军前,奴才年纪还小了些,此次朝阳用兵,还都是靠丰升阿军门,打土匪嘛,也没费多大力气。皇上说起这朝阳战事来,奴才倒想向皇上讨个恩典。”载沣收起感伤,言语间也恢复了英气。
我点了点头,满意地看了看他道:“你有这份心思朕也为你高兴,载滢长不了你几岁,现下已经挑了大梁了,好弟弟你如今已是铁帽子亲王了,还能有为国多办事多立功的心思,朕也为你高兴,咱兄弟几个,载洵载涛还小,将来朕看也是好苗子。嗯,既是如此,办完阿玛的大事,你便去学堂办差吧。自明年起,朕要派一大批官员去英国学习,你不会是要讨这个恩典吧?”
“皇上明鉴,这个恩典奴才也是要讨的。”载沣嬉笑起来说道:“这是